“南车式”精益管理铸就安全品质
来源/作者:经济日报 发布时间:2012年10月16日 阅读次数:次
今年7月1日,沪宁城际高铁开通,中国南车提供的动车组占到了上线运行动车组的7成。
作为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商,中国南车生产的产品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产品质量问题始终被摆在核心位置。然而,中国南车生产的产品不是小物件,而是拥有几十万个零件的火车,动车组的零件更是达到了70万个,如何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与安全?中国南车给出的答案是:精益生产。
翻开中国南车的企业文化手册,醒目地写着“中国南车企业文化的内核是责任”。“责任体现在对国家负有振兴民族工业的责任,对社会展现可持续发展的运输方式,对股东创造优厚的回报,对用户提供高附加值的产品,对员工搭建事业发展的平台。”中国南车总裁郑昌泓说。
精益管理正是兑现责任的有效途径。南车人意识到,现代轨道交通行业以高速重载作为技术方向和标准,走老路肯定行不通。只有发展高端的制造和研发,走高品质低成本的路子,才能赢得市场与社会的认可,树立“中国制造”的新形象。
优化设计流程、规范质量控制、提高制造工艺能力,中国南车在产品诞生的每一个环节都做到精益求精。通过精益管理,打造中国南车的全球竞争力。2009年12月,备受瞩目的世界运营里程最长高速铁路————武广高铁开通,中国南车提供的22列时速350公里动车组投入首发运营。2010年2月6日,郑西高铁开通运营,所有上线动车组都由中国南车提供。中国南车生产的CRH2型动车组得到了用户的充分肯定,也为世界瞩目,成为“中国制造”的亮丽名片。
实现精益管理本土化
精益管理不是中国南车的原创。要实现精益的实质化与本土化,必须将精益的思想与中国南车的实际融合,让所有中层管理者和一线员工理解与执行。
中国南车采取了先试点后铺开的方式,由易到难,用精益管理的实际效果说话。
位于青岛的四方股份公司是中国南车研制动车组的基地,实施高速动车组项目后,这个公司经营工作的一大特点就是兑现合同时间紧,生产组织任务重,品质和成本要求高。这就决定了公司不可能照搬国外的管理体系,系统地推行精益生产则是一个很好的解决途径。
他们从现场做起,从生产线的优化拓展到供应链的优化,成效逐步显现。比如在提高工效方面,四方股份公司高速动车组生产线实现了总装生产线每天1.6辆到2辆车的目标。再如生产中的品质提升,通过建立现场异常问题立即处理机制,保障了质量问题的快速解决,四方股份公司动车组车下制动管路保压质量不合格率降到0.56%,推动了质量安全的“源头”控制,有效地降低了质量成本。
目前,中国南车已将精益制造全面推广至所有的生产型子公司,在子企业的实践中摸索规律,把其中先进成熟的做法加以推广。2009年11月,中国南车第二次召开全集团范围的精益工作会议,选择了三家企业进行经验交流,并从打造管理竞争力的高度,提出中国南车式精益的精髓:品质、效率、效益。
员工尝甜头,“精益”更长久
实行精益的过程,是理念树立、管理变革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实践中,精益管理让员工尝到了甜头,热情也逐步调动起来,精益管理逐渐成为员工的自觉行动,真正在中国南车扎下根来。
电力机车的龙头企业株机公司倡导“精益无止境,改善是根本”、“本职工作=日常工作+改善”的理念,从物质和精神激励员工积极参与改善,仅仅半年时间,员工提案件数达到10000余件,采纳率达到85%以上。
浦镇公司的技师王宁是下线组工长,负责的工序是安装客车的模块化线槽。以前,17米长、700公斤重的模块化线槽,需要14名员工用肩扛着,钻到不到1米高的车底下,花1个小时左右才能安装1辆车。操作工常常累得直不起腰。王宁带领大家设计了一款简单实用的小推车,利用杠杆原理运送线槽,还设计了适度水平位移及防侧翻安全装置。现在只要3人推3次车就能轻松安全地将线槽送到车下,40分钟就能完成一辆车。这样的“小发明”制作成本才1000多元,却能解决17万元设备也解决不了的工装难题,更重要的是大大减轻了员工的劳动强度。中国南车把这个改善成果叫做“王宁推车”,不仅给了员工成就感,也给其他员工以精神激励。员工从这样的改善中得到实惠,参与的热情也大大提高。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新益为|精益管理视野鼓励原创行为,本文因转载众多无法找到原作者。如涉及版权,请联系电话023-67015863进行删除!
作为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商,中国南车生产的产品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产品质量问题始终被摆在核心位置。然而,中国南车生产的产品不是小物件,而是拥有几十万个零件的火车,动车组的零件更是达到了70万个,如何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与安全?中国南车给出的答案是:精益生产。
翻开中国南车的企业文化手册,醒目地写着“中国南车企业文化的内核是责任”。“责任体现在对国家负有振兴民族工业的责任,对社会展现可持续发展的运输方式,对股东创造优厚的回报,对用户提供高附加值的产品,对员工搭建事业发展的平台。”中国南车总裁郑昌泓说。
精益管理正是兑现责任的有效途径。南车人意识到,现代轨道交通行业以高速重载作为技术方向和标准,走老路肯定行不通。只有发展高端的制造和研发,走高品质低成本的路子,才能赢得市场与社会的认可,树立“中国制造”的新形象。
优化设计流程、规范质量控制、提高制造工艺能力,中国南车在产品诞生的每一个环节都做到精益求精。通过精益管理,打造中国南车的全球竞争力。2009年12月,备受瞩目的世界运营里程最长高速铁路————武广高铁开通,中国南车提供的22列时速350公里动车组投入首发运营。2010年2月6日,郑西高铁开通运营,所有上线动车组都由中国南车提供。中国南车生产的CRH2型动车组得到了用户的充分肯定,也为世界瞩目,成为“中国制造”的亮丽名片。
实现精益管理本土化
精益管理不是中国南车的原创。要实现精益的实质化与本土化,必须将精益的思想与中国南车的实际融合,让所有中层管理者和一线员工理解与执行。
中国南车采取了先试点后铺开的方式,由易到难,用精益管理的实际效果说话。
位于青岛的四方股份公司是中国南车研制动车组的基地,实施高速动车组项目后,这个公司经营工作的一大特点就是兑现合同时间紧,生产组织任务重,品质和成本要求高。这就决定了公司不可能照搬国外的管理体系,系统地推行精益生产则是一个很好的解决途径。
他们从现场做起,从生产线的优化拓展到供应链的优化,成效逐步显现。比如在提高工效方面,四方股份公司高速动车组生产线实现了总装生产线每天1.6辆到2辆车的目标。再如生产中的品质提升,通过建立现场异常问题立即处理机制,保障了质量问题的快速解决,四方股份公司动车组车下制动管路保压质量不合格率降到0.56%,推动了质量安全的“源头”控制,有效地降低了质量成本。
目前,中国南车已将精益制造全面推广至所有的生产型子公司,在子企业的实践中摸索规律,把其中先进成熟的做法加以推广。2009年11月,中国南车第二次召开全集团范围的精益工作会议,选择了三家企业进行经验交流,并从打造管理竞争力的高度,提出中国南车式精益的精髓:品质、效率、效益。
员工尝甜头,“精益”更长久
实行精益的过程,是理念树立、管理变革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实践中,精益管理让员工尝到了甜头,热情也逐步调动起来,精益管理逐渐成为员工的自觉行动,真正在中国南车扎下根来。
电力机车的龙头企业株机公司倡导“精益无止境,改善是根本”、“本职工作=日常工作+改善”的理念,从物质和精神激励员工积极参与改善,仅仅半年时间,员工提案件数达到10000余件,采纳率达到85%以上。
浦镇公司的技师王宁是下线组工长,负责的工序是安装客车的模块化线槽。以前,17米长、700公斤重的模块化线槽,需要14名员工用肩扛着,钻到不到1米高的车底下,花1个小时左右才能安装1辆车。操作工常常累得直不起腰。王宁带领大家设计了一款简单实用的小推车,利用杠杆原理运送线槽,还设计了适度水平位移及防侧翻安全装置。现在只要3人推3次车就能轻松安全地将线槽送到车下,40分钟就能完成一辆车。这样的“小发明”制作成本才1000多元,却能解决17万元设备也解决不了的工装难题,更重要的是大大减轻了员工的劳动强度。中国南车把这个改善成果叫做“王宁推车”,不仅给了员工成就感,也给其他员工以精神激励。员工从这样的改善中得到实惠,参与的热情也大大提高。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新益为|精益管理视野鼓励原创行为,本文因转载众多无法找到原作者。如涉及版权,请联系电话023-67015863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