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M全员生产保养(二)
来源/作者:未知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26日 阅读次数:次
第四节TPM全员生产维修在提高设备生产率及产品质量中的作用
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企业以自动化和及时制生产的方式应对全球性的市场竞争,然而机械化与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也直接导致设备维修费用的升高。在这一前提下,设备的可靠性和以产品质量为前提的生产就成为绝对必要的条件。
TPM全员生产维修的模式有助于提高及时制生产和自动化生产系
统的效益,同时也是优化制造的基石。TPM全员生产维修过程包括企业全体员工及部门,涉及设备的使用、维修、计划以及设计。
一、生产准备时间的减少
由于生产的准备时间过长,直到1969年,丰田公司在进行大批量生产时往往需要大量的原材料储备。为了能够满足及时制生产的要求就必须大大地缩短生产的准备时间,通过所谓“1分钟更换”的方式,丰田公司成功地将1000t压力机的准备时间在3个月内减至3min。
及时制生产的难点在于生产过程很难与较短的准备时间、较小的生产批量、合理的物流布局、多功能的作业以及工时定额之间保持协调一致。产品的质量保障、信息系统以及TPM全员生产维修都是及时制生产的组成部分。在及时制生产中,表示材料需求的“看板”系统是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同时也直观地显示了生产的进程。而TPM全员生产维修制的推行则有助于改善设备的可靠性,提高生产率及产品质量,也可以提高参与员工的专业技能。
二、生产结构的调整
TPM全员生产维修与全面质量管理的成功表明推行企业文化,改变全体员工固有观念的必要性。企业管理组织及生产结构的变更则是TPM全员生产维修制取得成效的根本原因。
TPM全员生产维修的目标建立在高质量产品的高效生产上,产品质量的严格检验和再加工并不是TPM全员生产维修所追求的目标。同时,TPM全员生产维修还将就事论事的零部件修理与更换的传统维修方式改变为排除故障产生的原因、改善设备结构的追根寻源式的维修。TPM全员生产维修成功的经验也表明,企业文化的转变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通常都要经过艰苦的努力和多次失败后才能取得成效。
三、要创新而不要模仿
降低维修费用首先要从员工的培训开始。因为参与TPM全员生产维修的员工只有在转变观念、理解全员生产维修的意义的基础上才能胜任此项工作。每一个参与者都必须确定自己的工作区域及环境条件,明确适用及应该调整的范围,而更为重要的是对系统的改善与创新。.
中岛青一对此作出了最好的表述:TPM全员生产维修追求设备效率最大化的实用细节及过程必须逐一地由企业进行规划。每一个企业都必须根据企业及所处行业的性质、存在的需求及问题、生产方式和设备的性质及状态等,研究适于企业实际情况的行动计划。
对于企业来说,推行TPM全员生产维修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创新而非模仿。
四、TPM全员生产维修中的设备管理
维修的概念涉及维护、检查及修理,TPM全员生产维修的目标则包括设备寿命周期全过程的管理以及追求寿命周期费用的最佳。由于设备寿命周期费用的90%以上发生在设备的规划阶段,因而维修的预防及无维修设计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中岛青一将设备维修形象地比喻为对设备健康状态的保持,设备预防性维修相当于人的预防性诊断与治疗,如图10-4所示。
强调预防维修(治疗)的意义在于通过预防将故障隐患(疾病)消除在萌芽状态。同样地,日常性设备维修的目的在于防止设备状态的恶化以及避免出现可能的故障和设备事故。若将人的健康与设备的状态作类比的话,人们如果必须对自己的健康负责,那么操作人员也应对自己所操作的设备的状态承担一定的责任。
中岛青一认为,TPM全员生产维修要求全体员工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参与维修,即:
•TPM全员生产维修的目标是追求设备综合效率的最大化;
•TPM全员生产维修所建立的是设备使用期内持续实施生产维修的系统;
•TPM全员生产维修的活动将在不同的领域内(工程、生产、维修)开展;
•TPM全员生产维修涉及从高层经理人员到普通工人的每一位员工;
•TPM全员生产维修的基础在于通过激励机制与自主小组活动促进生产维修。
为了达到提高设备综合效率的目地,TPM全员生产维修以消除“六大损失因素”为目标。所谓六大损失因素为:
•设备故障产生的损失;
•设备准备及调整过程产生的损失;
•设备空转及短暂停机的损失;
•生产速度降低的损失;
•质量缺陷(废品、由质量缺陷导致的再加工)产生的损失;
•设备启动困难产生的损失。
设备的快速换装是及时制生产的特点,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设备综合效率。在许多企业中,设备综合效率不足50%,而理想的综合效率应超过85%。
按照中岛青一的观点,在推行TPM全员生产维修的初期,以下条件是十分必要的:
•自主的维修;
•维修及操作人员技能的提高;
•有效的设备管理;
•维修部门的积极参与。
在推行TPM全员生产维修制的过程中,每一个企业都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并不断地加以完善。
经过切实有效的培训后,设备操作人员将负责日常维修工作的实施,如清洗、调整、检查、润滑和小修等。而维修部门的职能将被进一步深化和部分地加以扩展,如设备结构的改进、修理、维修过程的监督、操作人员的培训、预知性维修以及维修预防等。中岛青一明确地提倡有更多的人员参与对设备结构进行的改进,否则,在设备的使用期内是很难对其实施有效管理的。
为适应TPM全员生产维修发展的需要,市场上相继推出了供管理人员与操作人员使用的应用型软件产品。这些软件产品所提供的应用程序一般都涉及TPM全员生产维修的管理概况、历史积累数据的利用;设备综合效率以及维修方案的制订等。一些软件程序还可为设备的快速换装及准备工作提供支持。
五、TPM全员生产维修未来的发展
经过多年的发展,维修已经成为一种可以按计划预防故障发生的为生产提供间接服务的辅助手段。根据集成化生产的需要,维修还将适应设备管理的需要,进一步朝着消除故障及改进设备的方向发展。对于TPM全员生产维修来说,其功能主要集中在管理方面而不是设备的重新设计,简单地将维修工作转移到生产领域也是不足取的。
生产率、产品质量及员工素质不断提高而生产成本不断下降,TPM全员生产维修的成效将使得这种管理模式如同全面质量管理一样,随着企业文化的演变而成为一种持续不断完善的过程。只有当员工认为自己真正成为企业中一名重要的成员时,这种企业文化的演变才可以说是成功的。
六、小结
TPM全员生产维修是一套旨在通过提高设备有效度、性能效率及产品合格品率以持续改善设备综合效率的整体方案,整体方案应服从于持续改善的过程。企业全体员工的自主参与是TPM全员生产维修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人与设备的相互协调决定了TPM全员生产维修的成效并改变着企业的文化,只有人才是创新和持续改进的源泉。只有真正的做好TPM全员生产保养才能使你的企业或集体永远走到行业的最前沿。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新益为|精益管理视野鼓励原创行为,本文因转载众多无法找到原作者。如涉及版权,请联系电话023-67015863进行删除!
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企业以自动化和及时制生产的方式应对全球性的市场竞争,然而机械化与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也直接导致设备维修费用的升高。在这一前提下,设备的可靠性和以产品质量为前提的生产就成为绝对必要的条件。
TPM全员生产维修的模式有助于提高及时制生产和自动化生产系
统的效益,同时也是优化制造的基石。TPM全员生产维修过程包括企业全体员工及部门,涉及设备的使用、维修、计划以及设计。
一、生产准备时间的减少
由于生产的准备时间过长,直到1969年,丰田公司在进行大批量生产时往往需要大量的原材料储备。为了能够满足及时制生产的要求就必须大大地缩短生产的准备时间,通过所谓“1分钟更换”的方式,丰田公司成功地将1000t压力机的准备时间在3个月内减至3min。
及时制生产的难点在于生产过程很难与较短的准备时间、较小的生产批量、合理的物流布局、多功能的作业以及工时定额之间保持协调一致。产品的质量保障、信息系统以及TPM全员生产维修都是及时制生产的组成部分。在及时制生产中,表示材料需求的“看板”系统是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同时也直观地显示了生产的进程。而TPM全员生产维修制的推行则有助于改善设备的可靠性,提高生产率及产品质量,也可以提高参与员工的专业技能。
二、生产结构的调整
TPM全员生产维修与全面质量管理的成功表明推行企业文化,改变全体员工固有观念的必要性。企业管理组织及生产结构的变更则是TPM全员生产维修制取得成效的根本原因。
TPM全员生产维修的目标建立在高质量产品的高效生产上,产品质量的严格检验和再加工并不是TPM全员生产维修所追求的目标。同时,TPM全员生产维修还将就事论事的零部件修理与更换的传统维修方式改变为排除故障产生的原因、改善设备结构的追根寻源式的维修。TPM全员生产维修成功的经验也表明,企业文化的转变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通常都要经过艰苦的努力和多次失败后才能取得成效。
三、要创新而不要模仿
降低维修费用首先要从员工的培训开始。因为参与TPM全员生产维修的员工只有在转变观念、理解全员生产维修的意义的基础上才能胜任此项工作。每一个参与者都必须确定自己的工作区域及环境条件,明确适用及应该调整的范围,而更为重要的是对系统的改善与创新。.
中岛青一对此作出了最好的表述:TPM全员生产维修追求设备效率最大化的实用细节及过程必须逐一地由企业进行规划。每一个企业都必须根据企业及所处行业的性质、存在的需求及问题、生产方式和设备的性质及状态等,研究适于企业实际情况的行动计划。
对于企业来说,推行TPM全员生产维修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创新而非模仿。
四、TPM全员生产维修中的设备管理
维修的概念涉及维护、检查及修理,TPM全员生产维修的目标则包括设备寿命周期全过程的管理以及追求寿命周期费用的最佳。由于设备寿命周期费用的90%以上发生在设备的规划阶段,因而维修的预防及无维修设计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中岛青一将设备维修形象地比喻为对设备健康状态的保持,设备预防性维修相当于人的预防性诊断与治疗,如图10-4所示。
强调预防维修(治疗)的意义在于通过预防将故障隐患(疾病)消除在萌芽状态。同样地,日常性设备维修的目的在于防止设备状态的恶化以及避免出现可能的故障和设备事故。若将人的健康与设备的状态作类比的话,人们如果必须对自己的健康负责,那么操作人员也应对自己所操作的设备的状态承担一定的责任。
中岛青一认为,TPM全员生产维修要求全体员工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参与维修,即:
•TPM全员生产维修的目标是追求设备综合效率的最大化;
•TPM全员生产维修所建立的是设备使用期内持续实施生产维修的系统;
•TPM全员生产维修的活动将在不同的领域内(工程、生产、维修)开展;
•TPM全员生产维修涉及从高层经理人员到普通工人的每一位员工;
•TPM全员生产维修的基础在于通过激励机制与自主小组活动促进生产维修。
为了达到提高设备综合效率的目地,TPM全员生产维修以消除“六大损失因素”为目标。所谓六大损失因素为:
•设备故障产生的损失;
•设备准备及调整过程产生的损失;
•设备空转及短暂停机的损失;
•生产速度降低的损失;
•质量缺陷(废品、由质量缺陷导致的再加工)产生的损失;
•设备启动困难产生的损失。
设备的快速换装是及时制生产的特点,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设备综合效率。在许多企业中,设备综合效率不足50%,而理想的综合效率应超过85%。
按照中岛青一的观点,在推行TPM全员生产维修的初期,以下条件是十分必要的:
•自主的维修;
•维修及操作人员技能的提高;
•有效的设备管理;
•维修部门的积极参与。
在推行TPM全员生产维修制的过程中,每一个企业都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并不断地加以完善。
经过切实有效的培训后,设备操作人员将负责日常维修工作的实施,如清洗、调整、检查、润滑和小修等。而维修部门的职能将被进一步深化和部分地加以扩展,如设备结构的改进、修理、维修过程的监督、操作人员的培训、预知性维修以及维修预防等。中岛青一明确地提倡有更多的人员参与对设备结构进行的改进,否则,在设备的使用期内是很难对其实施有效管理的。
为适应TPM全员生产维修发展的需要,市场上相继推出了供管理人员与操作人员使用的应用型软件产品。这些软件产品所提供的应用程序一般都涉及TPM全员生产维修的管理概况、历史积累数据的利用;设备综合效率以及维修方案的制订等。一些软件程序还可为设备的快速换装及准备工作提供支持。
五、TPM全员生产维修未来的发展
经过多年的发展,维修已经成为一种可以按计划预防故障发生的为生产提供间接服务的辅助手段。根据集成化生产的需要,维修还将适应设备管理的需要,进一步朝着消除故障及改进设备的方向发展。对于TPM全员生产维修来说,其功能主要集中在管理方面而不是设备的重新设计,简单地将维修工作转移到生产领域也是不足取的。
生产率、产品质量及员工素质不断提高而生产成本不断下降,TPM全员生产维修的成效将使得这种管理模式如同全面质量管理一样,随着企业文化的演变而成为一种持续不断完善的过程。只有当员工认为自己真正成为企业中一名重要的成员时,这种企业文化的演变才可以说是成功的。
六、小结
TPM全员生产维修是一套旨在通过提高设备有效度、性能效率及产品合格品率以持续改善设备综合效率的整体方案,整体方案应服从于持续改善的过程。企业全体员工的自主参与是TPM全员生产维修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人与设备的相互协调决定了TPM全员生产维修的成效并改变着企业的文化,只有人才是创新和持续改进的源泉。只有真正的做好TPM全员生产保养才能使你的企业或集体永远走到行业的最前沿。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新益为|精益管理视野鼓励原创行为,本文因转载众多无法找到原作者。如涉及版权,请联系电话023-67015863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