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检定修制在TPM中的地位
来源/作者:未知 发布时间:2013年02月22日 阅读次数:次
一、TPM是设备现代化的产物
TPM是设备向大型化、连续化、高速化、精密化、自动化、综合化、法制化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生产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企业主要生产活动都是通过人操作机器,由机器来直接完成的。设备现代化促进了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大幅度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同时也产生一些新问题:
设备大型化使建设费增加,只有充分发挥设备能力,尽快达产,才能收回投资获得效益;设备高速化、连续化使生产量增大,也增大了设备间的依赖性,一旦出现事故易造成生产线停产,会打乱生产计划,产生大量残次品,推迟交货期限,设备精密化、自动化使产品高级化,也使设备维护、保养和检修难度大,一旦设备精度劣化,将直接影响产品质量,产生大量废次品;设备综合化使企业的产品更加丰富,也使企业设备种类繁多,管网密布,维修工作繁杂一旦出现失误会造成资源、能源浪费,严重者会造成停产事故。同时,巨额维修费对产品的成本影响越来越大;生产过程的法制化管理使设备的环保性、节能性、安全性提高,也使设备的复杂性加大,增大了生产成本;提高设备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简化了生产技术,使生产人员减少,也使维修人员增多,专业分工越来越细,技术要求越来越高。设备的现代化对设备管理提出新课题:设备的现代化使设备的重要性增大,要求设备具有较高的可开动率,这就要求在提高维护水平的同时,加强设备运行状态监测;设备现代化要求通过设备管理降低维修量、提高维修技能和人员素质;设备的现代化使设备维修与生产操作关系越来越密切,要求生产者爱护设备、精心操作设备。所以说,TPM是设备向大型化、连续化、高速化、精密化、自动化、综合化、法制化发展的必然产物。
二、TPM是设备现状的反映
TPM是现阶段设备装备水平的反映。设备装备水平决定设备管理方式,设备管理方式随着设备装备水平的提高而发展。设备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包括从设备规划、研究、设计、制造、安装调试、使用、维修、改造、更新直到报废的全过程管理。因此,设备管理就是以设备一生为出发点,把整个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和资源等,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管理功能,以达到用最经济的手段保证生产设备有较高的可开动率和技术性能不降低的目标。设备管理方法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事后维修,它是设备发生故障或性能降低到合格水准以下时采取的维修。特点是设备比较简单,主要是单机作业,设备维修在企业处于从属地位,对生产影响不大。现在对不影响整个系统运行的设备仍可采用事后修理,这样较为经济。
第二阶段:预防维修。它是以设备修理周期、结构和复杂程度系数等一套定额标准为主要依据,为预防事故发生,采用强制预修理的手段,按计划周期图表对设备进行修理。其优点是设备定期检查工作量小,缺点是设备检修周期难以准确确定,易发生迟修或早修。这种维修体系适用于设备比较复杂,形成生产作业线,设备单机和系统联合使用,机、电、仪表等多专业综合,实行企业内部设备系统专业性管理和预防维修的企业。它起源于前苏联,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曾广泛运用。
第三阶段:全员生产维修(TPM)。特点是设备现代化,单机与系统控制功能结合,实行的是计划综合维修管理,采用多专业、企业全系统、全员参加的设备维修手段。以用最经济的手段保证设备有较高的可开动率和技术性能不降低为目标,对不同设备、设备的不同部位,根据所处的不同地位,采用预防维修、预知维修、故障维修、改进维修等不同的维修方式。其优点是能把出现的故障和性能劣化消灭在萌芽状态,缺点是设备定期检查工作量大。它起源于美国,发展于日本,我国在现阶段广泛运用。
第四阶段:预知维修。特点是设备现代化和系统化,实行社会化大系统的设备预知维修。它是一种以设备状态为基础的预防维修,在设计上广泛采用监测系统,在维修上采用高级诊断技术,根据状态监视和诊断技术提供的信息,判断设备的异常,预知设备故障,在故障发生前进行适当维修,由于维修时机掌握及时,设备另件的寿命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避免过维修和维修不足。它是最合理的维修方式,但状态监测、设备诊断需一定费用和技术。此方法适用
现阶段企业的设备装备水平是以现代化单机与系统控制功能结合设备为主;以简单单机作业设备和现代化、系统化设备为辅。所以说,TPM是一种以预防维修为主,预知维修、事后维修和改进维修为辅的设备管理制度,是现阶段设备装备水平的反映。
三、点检定修制是TPM的核心
点检定修制是以点检为核心的设备维修管理体制,其主要任务:一是用最经济的手段保证设备有足够的可开动率和技术性能不降低;二是针对存在的问题对设备实行改进维修。点检可使隐患和异常能在故障发生前得到恰当的处理,它是一种预防的、主动的设备检查,点检是预防维修的基础,是设备运行阶段管理的核心。无论在设备维修计划管理中,还是设备状态管理,技术管理、维修费用和设备信息系统中,点检定修制起着一种重要作用。TPM的实质是以预防维修为主的计划综合维修,而预防维修又是以对设备日常点检和定期点检为基础,依据点检结果编制维修计划进行设备维修。所以,点检制是以预防维修为主、预知维修、事后维修和改进维修为辅的TPM管理的核心。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新益为|精益管理视野鼓励原创行为,本文因转载众多无法找到原作者。如涉及版权,请联系电话023-67015863进行删除!
TPM是设备向大型化、连续化、高速化、精密化、自动化、综合化、法制化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生产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企业主要生产活动都是通过人操作机器,由机器来直接完成的。设备现代化促进了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大幅度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同时也产生一些新问题:
设备大型化使建设费增加,只有充分发挥设备能力,尽快达产,才能收回投资获得效益;设备高速化、连续化使生产量增大,也增大了设备间的依赖性,一旦出现事故易造成生产线停产,会打乱生产计划,产生大量残次品,推迟交货期限,设备精密化、自动化使产品高级化,也使设备维护、保养和检修难度大,一旦设备精度劣化,将直接影响产品质量,产生大量废次品;设备综合化使企业的产品更加丰富,也使企业设备种类繁多,管网密布,维修工作繁杂一旦出现失误会造成资源、能源浪费,严重者会造成停产事故。同时,巨额维修费对产品的成本影响越来越大;生产过程的法制化管理使设备的环保性、节能性、安全性提高,也使设备的复杂性加大,增大了生产成本;提高设备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简化了生产技术,使生产人员减少,也使维修人员增多,专业分工越来越细,技术要求越来越高。设备的现代化对设备管理提出新课题:设备的现代化使设备的重要性增大,要求设备具有较高的可开动率,这就要求在提高维护水平的同时,加强设备运行状态监测;设备现代化要求通过设备管理降低维修量、提高维修技能和人员素质;设备的现代化使设备维修与生产操作关系越来越密切,要求生产者爱护设备、精心操作设备。所以说,TPM是设备向大型化、连续化、高速化、精密化、自动化、综合化、法制化发展的必然产物。
二、TPM是设备现状的反映
TPM是现阶段设备装备水平的反映。设备装备水平决定设备管理方式,设备管理方式随着设备装备水平的提高而发展。设备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包括从设备规划、研究、设计、制造、安装调试、使用、维修、改造、更新直到报废的全过程管理。因此,设备管理就是以设备一生为出发点,把整个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和资源等,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管理功能,以达到用最经济的手段保证生产设备有较高的可开动率和技术性能不降低的目标。设备管理方法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事后维修,它是设备发生故障或性能降低到合格水准以下时采取的维修。特点是设备比较简单,主要是单机作业,设备维修在企业处于从属地位,对生产影响不大。现在对不影响整个系统运行的设备仍可采用事后修理,这样较为经济。
第二阶段:预防维修。它是以设备修理周期、结构和复杂程度系数等一套定额标准为主要依据,为预防事故发生,采用强制预修理的手段,按计划周期图表对设备进行修理。其优点是设备定期检查工作量小,缺点是设备检修周期难以准确确定,易发生迟修或早修。这种维修体系适用于设备比较复杂,形成生产作业线,设备单机和系统联合使用,机、电、仪表等多专业综合,实行企业内部设备系统专业性管理和预防维修的企业。它起源于前苏联,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曾广泛运用。
第三阶段:全员生产维修(TPM)。特点是设备现代化,单机与系统控制功能结合,实行的是计划综合维修管理,采用多专业、企业全系统、全员参加的设备维修手段。以用最经济的手段保证设备有较高的可开动率和技术性能不降低为目标,对不同设备、设备的不同部位,根据所处的不同地位,采用预防维修、预知维修、故障维修、改进维修等不同的维修方式。其优点是能把出现的故障和性能劣化消灭在萌芽状态,缺点是设备定期检查工作量大。它起源于美国,发展于日本,我国在现阶段广泛运用。
第四阶段:预知维修。特点是设备现代化和系统化,实行社会化大系统的设备预知维修。它是一种以设备状态为基础的预防维修,在设计上广泛采用监测系统,在维修上采用高级诊断技术,根据状态监视和诊断技术提供的信息,判断设备的异常,预知设备故障,在故障发生前进行适当维修,由于维修时机掌握及时,设备另件的寿命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避免过维修和维修不足。它是最合理的维修方式,但状态监测、设备诊断需一定费用和技术。此方法适用
现阶段企业的设备装备水平是以现代化单机与系统控制功能结合设备为主;以简单单机作业设备和现代化、系统化设备为辅。所以说,TPM是一种以预防维修为主,预知维修、事后维修和改进维修为辅的设备管理制度,是现阶段设备装备水平的反映。
三、点检定修制是TPM的核心
点检定修制是以点检为核心的设备维修管理体制,其主要任务:一是用最经济的手段保证设备有足够的可开动率和技术性能不降低;二是针对存在的问题对设备实行改进维修。点检可使隐患和异常能在故障发生前得到恰当的处理,它是一种预防的、主动的设备检查,点检是预防维修的基础,是设备运行阶段管理的核心。无论在设备维修计划管理中,还是设备状态管理,技术管理、维修费用和设备信息系统中,点检定修制起着一种重要作用。TPM的实质是以预防维修为主的计划综合维修,而预防维修又是以对设备日常点检和定期点检为基础,依据点检结果编制维修计划进行设备维修。所以,点检制是以预防维修为主、预知维修、事后维修和改进维修为辅的TPM管理的核心。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新益为|精益管理视野鼓励原创行为,本文因转载众多无法找到原作者。如涉及版权,请联系电话023-67015863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