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设备管理的思维创新与技术创新
来源/作者:Admin5 发布时间:2012年09月11日 阅读次数:次
设备是产品实现所必需的工具,满足生产需要是设备管理的根本目的。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与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设备管理开始被众多制造业所重视,随之而来的各种理念(LCC\RCM\RBM\TPM等),诊断监测技术,润滑技术、EAM信息化等与设备管理相关的产品与服务被推到企业面前。各式各样的机构和服务商都在极力推销自己的理念和服务,让本就困惑的设备管理一线工作者感觉到更加迷茫。
众多周知,设备管理是一门技术管理思维、与管理方法高度结合的学科,我们不能简单的说是技术重要,还是管理重要,而是要综合起来考虑,是思维与技术相互促进和引导的过程。举一个例子:列车技术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无论是列车速度,还是科技含量,与百年前相比都有了飞跃的进步,但轨道的宽度和基本参数始终未曾改变,这就印证一个逻辑关系,在思维创新的基础上,技术创新才能得到长效的发展和运用,说明是思维创新在主导着技术创新。对企业设备管理而言,能弄清楚思维如何引导技术,摆在设备工作者面前的困惑和迷茫就能迎刃而解。
一、设备管理的思维创新
人是思维的唯一主体,思维创新也必须始终围绕以人为中心而展开。设备管理是一项全系统规划、全员参与的系统工程,思维创新尤其要注重广泛的群众参与的特点,重点在系统思维、激励考核、可视执行力量三个方面进行建立和评判。
1.设备管理的系统思维
如果将设备当成一个人,在服务于生产中,必须用整体观的视角看待其生命体征和价值体现。
一方面要确保设备生命周期内的健康管理,即在设备的前期管理阶段与运行阶段采取不同的维修维护策略,其中:
①前期管理阶段包括设备的规划、设计和安装调试,在这个阶段内,需要不断
调整偏差,采用维修预防的维护策略,尽量避免今后使用过程中的质量、工艺、效率等系统性的故障隐患。在管理方法上体现于规划方案管理,合同管理,设计、制造与安装监理、验收管理方面的保障;
②运行阶段分为初始故障期、偶发故障期和耗损故障期。初始故障期内,主要对安装遗留的问题进行处置,采取包括调整、紧固、润滑为主的自主维护策略;偶发故障期内,故障发生频率和周期是不可测的,这时候要注意设备的正确操作,建立故障预防和监测手段相结合点检预修机制,采取自主点检与专业点检相结合的管理手段是非常有必要的;而在耗损故障期内,由于设备使用周期接近设计寿命,就必须进行纠正性质的改造维修、报废更新的管理。
另一方面则要确保设备的价值体现,就生产的角度而言,追求多、快、好、省是竞争力的最终体现,设备作为生产价值实现的载体,就必须适应生产变革需求。
首先是精益生产推行或工艺设计部门,对设备实施诸如设备布置改变,工艺改变后,由设备维修部门实施的技术改造,以优化生产效率、产量和质量的目的。
然后是以生产班组或QC活动小组为基础,实施6源的持续改善活动,以班组为活动中心,对设备局部构造,及其操作、保养方法和标准进行改变和完善,确保打造健康、高效、安全的设备运行环境。
2.行之有效的激励措施
随着设备装置向自动化、集约化的发展,在现代企业生产愈加依赖于设备,一定程度来说,设备是就人的思维和身体的延伸。发挥设备的效率,也就是挖掘员工潜能的过程,就必须从员工做事的动机和目的出发,有效提升员工的业绩、素养和士气。
业绩,即完成作业的数量、质量与效率。考核业绩时,应结合到动机和目的两个方面,箭射向靶心方为圆满。在制造业生产一线,引入OEE(设备综合效率)+数量的考核方式,确保平衡产量、质量、设备各方面的指标。业绩考核,以按劳分配为基础,遵循多劳多得,质优价高的原则。
素养,遵守作业标准与企业规定的程度。作业缺乏规范,有了规范缺乏执行,执行不到位是中国企业的普遍现象。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在遵循三现原则(现场、现事、现物)的基础上制定作业规范,并依此制定出相应的考核原则,引导员工遵守标准的习惯和行为。素养考核,以负激励为准,并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不能因人而异。
士气,创新的意识与行动能力。设备管理要挖掘潜力,就必须进行一系列有计划、有组织的改善活动,以提升设备的高效运载能力。在这方面,企业应该建立以小集团为中心的价值创造活动,如QC活动小组、TPM活动小组等,以进行生产链的优化变革和6源持续改善活动。士气的考核,以活动组织数量、投入与产出价值来进行正激励考核。
3.看得见的管理,看得见的现场执行力
设备、厂房与物料构成现场,组织与人构成管理。设备与人构成的人机系统,是现场管理的核心要素。现场管理之所以看不到成效,难以管控,是因为管理者看不到人机协调系统在现场的体现,每当出现一个影响生产、质量与安全的问题,我们无法得知问题是出在设备上,还是人员上。
“现象往往只能处罚问题人,而真相才能解决问题点”。打一个比方,我们看见某处发生了大火,自然会想到救火或者自救,而无法看到的问题,也就不能去有效的解决。
对现代设备管理而言,我们提倡全员的生产维护观念,在构建可视的设备管理中如何能让所有人都看得见问题的存在呢,这里就需要用到一个5S目视化管理方法,也就是5W2H在现场的体现。比如设备、物料拜访的位置,安全标示,行进路线、工具区域、工作内容和标准,点检位置、颜色管理、信息化技术运用等方面,要做到问题的发现、处置都能得到可视的体现,确保制度、标准和规范能落实到现场,增强企业的执行力。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新益为|精益管理视野鼓励原创行为,本文因转载众多无法找到原作者。如涉及版权,请联系电话023-67015863进行删除!
众多周知,设备管理是一门技术管理思维、与管理方法高度结合的学科,我们不能简单的说是技术重要,还是管理重要,而是要综合起来考虑,是思维与技术相互促进和引导的过程。举一个例子:列车技术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无论是列车速度,还是科技含量,与百年前相比都有了飞跃的进步,但轨道的宽度和基本参数始终未曾改变,这就印证一个逻辑关系,在思维创新的基础上,技术创新才能得到长效的发展和运用,说明是思维创新在主导着技术创新。对企业设备管理而言,能弄清楚思维如何引导技术,摆在设备工作者面前的困惑和迷茫就能迎刃而解。
一、设备管理的思维创新
人是思维的唯一主体,思维创新也必须始终围绕以人为中心而展开。设备管理是一项全系统规划、全员参与的系统工程,思维创新尤其要注重广泛的群众参与的特点,重点在系统思维、激励考核、可视执行力量三个方面进行建立和评判。
1.设备管理的系统思维
如果将设备当成一个人,在服务于生产中,必须用整体观的视角看待其生命体征和价值体现。
一方面要确保设备生命周期内的健康管理,即在设备的前期管理阶段与运行阶段采取不同的维修维护策略,其中:
①前期管理阶段包括设备的规划、设计和安装调试,在这个阶段内,需要不断
调整偏差,采用维修预防的维护策略,尽量避免今后使用过程中的质量、工艺、效率等系统性的故障隐患。在管理方法上体现于规划方案管理,合同管理,设计、制造与安装监理、验收管理方面的保障;
②运行阶段分为初始故障期、偶发故障期和耗损故障期。初始故障期内,主要对安装遗留的问题进行处置,采取包括调整、紧固、润滑为主的自主维护策略;偶发故障期内,故障发生频率和周期是不可测的,这时候要注意设备的正确操作,建立故障预防和监测手段相结合点检预修机制,采取自主点检与专业点检相结合的管理手段是非常有必要的;而在耗损故障期内,由于设备使用周期接近设计寿命,就必须进行纠正性质的改造维修、报废更新的管理。
另一方面则要确保设备的价值体现,就生产的角度而言,追求多、快、好、省是竞争力的最终体现,设备作为生产价值实现的载体,就必须适应生产变革需求。
首先是精益生产推行或工艺设计部门,对设备实施诸如设备布置改变,工艺改变后,由设备维修部门实施的技术改造,以优化生产效率、产量和质量的目的。
然后是以生产班组或QC活动小组为基础,实施6源的持续改善活动,以班组为活动中心,对设备局部构造,及其操作、保养方法和标准进行改变和完善,确保打造健康、高效、安全的设备运行环境。
2.行之有效的激励措施
随着设备装置向自动化、集约化的发展,在现代企业生产愈加依赖于设备,一定程度来说,设备是就人的思维和身体的延伸。发挥设备的效率,也就是挖掘员工潜能的过程,就必须从员工做事的动机和目的出发,有效提升员工的业绩、素养和士气。
业绩,即完成作业的数量、质量与效率。考核业绩时,应结合到动机和目的两个方面,箭射向靶心方为圆满。在制造业生产一线,引入OEE(设备综合效率)+数量的考核方式,确保平衡产量、质量、设备各方面的指标。业绩考核,以按劳分配为基础,遵循多劳多得,质优价高的原则。
素养,遵守作业标准与企业规定的程度。作业缺乏规范,有了规范缺乏执行,执行不到位是中国企业的普遍现象。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在遵循三现原则(现场、现事、现物)的基础上制定作业规范,并依此制定出相应的考核原则,引导员工遵守标准的习惯和行为。素养考核,以负激励为准,并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不能因人而异。
士气,创新的意识与行动能力。设备管理要挖掘潜力,就必须进行一系列有计划、有组织的改善活动,以提升设备的高效运载能力。在这方面,企业应该建立以小集团为中心的价值创造活动,如QC活动小组、TPM活动小组等,以进行生产链的优化变革和6源持续改善活动。士气的考核,以活动组织数量、投入与产出价值来进行正激励考核。
3.看得见的管理,看得见的现场执行力
设备、厂房与物料构成现场,组织与人构成管理。设备与人构成的人机系统,是现场管理的核心要素。现场管理之所以看不到成效,难以管控,是因为管理者看不到人机协调系统在现场的体现,每当出现一个影响生产、质量与安全的问题,我们无法得知问题是出在设备上,还是人员上。
“现象往往只能处罚问题人,而真相才能解决问题点”。打一个比方,我们看见某处发生了大火,自然会想到救火或者自救,而无法看到的问题,也就不能去有效的解决。
对现代设备管理而言,我们提倡全员的生产维护观念,在构建可视的设备管理中如何能让所有人都看得见问题的存在呢,这里就需要用到一个5S目视化管理方法,也就是5W2H在现场的体现。比如设备、物料拜访的位置,安全标示,行进路线、工具区域、工作内容和标准,点检位置、颜色管理、信息化技术运用等方面,要做到问题的发现、处置都能得到可视的体现,确保制度、标准和规范能落实到现场,增强企业的执行力。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新益为|精益管理视野鼓励原创行为,本文因转载众多无法找到原作者。如涉及版权,请联系电话023-67015863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