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公司的6S管理
来源/作者:未知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27日 阅读次数:次
桌椅声四响,文件、杂物纷飞、抹布扫帚忙乱……每当周围发生这样的情况,就知道是“6S”来了。
随着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深入推进,每月例行的“6S”及员工行为规范检查变成许多员工心中的“恐怖事件”。检查中当有人大叫“6S”来了的时候,不禁莞尔,想起了最近的热播剧《婆婆来了》,场面真是又好气又好笑,“6S”真的有这么恐怖吗?
6S管理作为精益管理的一部分,主要是通过规范现场、现物管理,营造一目了然、整洁优美的工作环境,为其他管理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最终目的是提升员工素质、企业形象和工作质量。
然而从实践情况来看,6S管理活动前期工作容易推进,在改善生产现场环境,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费用上成效明显。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员工极易产生厌烦和松懈情绪,认为这是“面子工程”,大可不必走这样的“形式”,本身干活的时间就不够用。
对于“6S”相信不少人都有这样的误解,“6S”就是打扫卫生。其实,整洁只是“6S”之一,打扫卫生也仅仅是实现“6S”的一种必要的方式,“6S”的真正目的是通过整洁来达到提升员工素质和提高工作效率。当然如果我们仅仅将“6S”落在打扫卫生的层面和意识上,终究“6S”的结果也只能是工作环境的整洁。因而在推行“6S”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学习培训与实践改善相结合。
首当其冲便是培训,要让员工清楚的知晓何为“6S”?公司为何需要推行“6S”?“6S”和我又有什么关系?要让员工知悉“6S”带来的管理效益,会给自身带来怎样的好处(如工序减少、工时缩短等)。如果员工连“6S”是什么都弄不明白,公司又怎能指望员工能认同并尽心尽力的做好相关的事宜呢,培训势必是“6S”推行中一件长期而不厌其烦的日程。
其次“6S”是一项长久性的工作,需要通过长期的习惯累积来达成最终的目的,仅仅靠突然的一两次彻底的打扫卫生,贴好标示是无法做好的。6S管理需要通过应用各种技巧来建立管理体系保证管理方法的有效实施,比如责任者制度的推行减少了踢皮球的现象;醒目的标识给员工一些提示和警示、同时约束员工按规定执行;看板上图文并貌的统计报表、原因分析给员工造成无形的压力,同时列明的解决措施使员工知道如何去改善。点滴的管理改善使员工和企业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和风气。
除此之外,员工对于“6S”最大的意见不得不说就是严格的考核了,除了“做清洁”这个代名词,“6S”还有个“罚钱”的绰号。面对考核的威胁来推行“6S”,时间久了员工对此将会产生强烈的排斥心理,不利于员工正向的接受“6S”。其实6S管理强调的是有形的压力和无形的压力相结合,在“6S”推行过程中不能单靠有形的扣款,还应依靠无形的压力,而无形的压力产生的来源归根结底还是应该学习学习再学习、培训培训再培训、让员工认识“6S”,理解“6S”,从心理上先接受“6S”,然后通过看板管理、目视管理等方法激励员工不断地改善,不断的提升。
“6S”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种态度。企业的竞争力包括执行力与服从性,执行力要靠制度来保障,“6S”的推行不可避免的需要一系列的奖惩制度来激励推进,把想的事情做到,把做的事情做好,是执行力的基本要求。
“6S”对管理人员来说,是基本能力。现场每天都在发生变化,异常每天都在发生,让现场井然有序是管理的基本能力。
“6S”对员工来说,是每天必须的工作。如果闲时整理忙时忘,就难以避免现场混乱,设备经常坏,生产不安全。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文化的影响范围无所不在的。有人说:你看看员工的衣着、动作、语言、办公桌,就可以知道这个企业的文化……窥一斑可见全豹,细节决定成败,6S管理作为企业的一种基础制度,为其他制度和精益管理的全面推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可以说有了良好的6S管理,TPM、ISO等会事半功倍。
不得不说,6S管理作为企业的一种管理文化,要持续健康的推进,还需要我们有长跑运动员般的耐力与精神,长跑在6S管理的道路上,长跑在精益管理的道路上、长跑在建设健康发展的企业文化道路上。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新益为|精益管理视野鼓励原创行为,本文因转载众多无法找到原作者。如涉及版权,请联系电话023-67015863进行删除!
随着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深入推进,每月例行的“6S”及员工行为规范检查变成许多员工心中的“恐怖事件”。检查中当有人大叫“6S”来了的时候,不禁莞尔,想起了最近的热播剧《婆婆来了》,场面真是又好气又好笑,“6S”真的有这么恐怖吗?
6S管理作为精益管理的一部分,主要是通过规范现场、现物管理,营造一目了然、整洁优美的工作环境,为其他管理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最终目的是提升员工素质、企业形象和工作质量。
然而从实践情况来看,6S管理活动前期工作容易推进,在改善生产现场环境,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费用上成效明显。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员工极易产生厌烦和松懈情绪,认为这是“面子工程”,大可不必走这样的“形式”,本身干活的时间就不够用。
对于“6S”相信不少人都有这样的误解,“6S”就是打扫卫生。其实,整洁只是“6S”之一,打扫卫生也仅仅是实现“6S”的一种必要的方式,“6S”的真正目的是通过整洁来达到提升员工素质和提高工作效率。当然如果我们仅仅将“6S”落在打扫卫生的层面和意识上,终究“6S”的结果也只能是工作环境的整洁。因而在推行“6S”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学习培训与实践改善相结合。
首当其冲便是培训,要让员工清楚的知晓何为“6S”?公司为何需要推行“6S”?“6S”和我又有什么关系?要让员工知悉“6S”带来的管理效益,会给自身带来怎样的好处(如工序减少、工时缩短等)。如果员工连“6S”是什么都弄不明白,公司又怎能指望员工能认同并尽心尽力的做好相关的事宜呢,培训势必是“6S”推行中一件长期而不厌其烦的日程。
其次“6S”是一项长久性的工作,需要通过长期的习惯累积来达成最终的目的,仅仅靠突然的一两次彻底的打扫卫生,贴好标示是无法做好的。6S管理需要通过应用各种技巧来建立管理体系保证管理方法的有效实施,比如责任者制度的推行减少了踢皮球的现象;醒目的标识给员工一些提示和警示、同时约束员工按规定执行;看板上图文并貌的统计报表、原因分析给员工造成无形的压力,同时列明的解决措施使员工知道如何去改善。点滴的管理改善使员工和企业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和风气。
除此之外,员工对于“6S”最大的意见不得不说就是严格的考核了,除了“做清洁”这个代名词,“6S”还有个“罚钱”的绰号。面对考核的威胁来推行“6S”,时间久了员工对此将会产生强烈的排斥心理,不利于员工正向的接受“6S”。其实6S管理强调的是有形的压力和无形的压力相结合,在“6S”推行过程中不能单靠有形的扣款,还应依靠无形的压力,而无形的压力产生的来源归根结底还是应该学习学习再学习、培训培训再培训、让员工认识“6S”,理解“6S”,从心理上先接受“6S”,然后通过看板管理、目视管理等方法激励员工不断地改善,不断的提升。
“6S”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种态度。企业的竞争力包括执行力与服从性,执行力要靠制度来保障,“6S”的推行不可避免的需要一系列的奖惩制度来激励推进,把想的事情做到,把做的事情做好,是执行力的基本要求。
“6S”对管理人员来说,是基本能力。现场每天都在发生变化,异常每天都在发生,让现场井然有序是管理的基本能力。
“6S”对员工来说,是每天必须的工作。如果闲时整理忙时忘,就难以避免现场混乱,设备经常坏,生产不安全。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文化的影响范围无所不在的。有人说:你看看员工的衣着、动作、语言、办公桌,就可以知道这个企业的文化……窥一斑可见全豹,细节决定成败,6S管理作为企业的一种基础制度,为其他制度和精益管理的全面推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可以说有了良好的6S管理,TPM、ISO等会事半功倍。
不得不说,6S管理作为企业的一种管理文化,要持续健康的推进,还需要我们有长跑运动员般的耐力与精神,长跑在6S管理的道路上,长跑在精益管理的道路上、长跑在建设健康发展的企业文化道路上。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新益为|精益管理视野鼓励原创行为,本文因转载众多无法找到原作者。如涉及版权,请联系电话023-67015863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