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S管理实战内容(一)
来源/作者:未知 发布时间:2012年08月17日 阅读次数:次
整理
整理的含义与流程
1.整理的含义
整理是指区分需要与不需要的事、物,再对不需要的事、物加以处理。在现场工作环境中,区分需要的和不需要的工具及文件等物品对于提高工作效率是很有必要的。
整理是改善生产现场的第一步。首先应对生产现场摆放和停置的各种物品进行分类,然后对于现场不需要的物品,诸如用剩的材料、多余的半成品、切下的料头、切屑、垃圾、废品、用完的工具、报废的设备、个人生活用品等,应坚决清理出现场。
2.整理的流程
如图3-1所示,整理的流程大致可分为分类、归类、制定基准、判断要与不要、处理以及现场的改善6个步骤。对于6S管理来说,整理的流程中最为重要的步骤就是制定“要不要”、“留不留”的判断基准。如果判断基准没有可操作性,那么整理就无从下手。
整理的要点
整理的实施要点就是对生产现场中摆放和停置的物品进行分类,然后按照判断基准区分出物品的使用等级。可见,整理的关键在于制定合理的判断基准。在整理中有三个非常重要的基准:第一、“要与不要”的基准;第二、“场所”的基准;第三、废弃处理的原则。
1.“要与不要”的判断基准
“要与不要”的判断基准应当非常的明确。例如,办公桌的玻璃板下面不允许放置私人照片。表3-1中列出了实施6S管理后办公桌上允许及不允许摆放的物品,通过目视管理,进行有效的标识,就能找出差距,这样才能有利于改正。
表3-1办公桌上允许及不允许放置的物品
要(允许放置)不要(不允许放置)
1.电话号码本1个
2.台历1个
3.三层文件架1个
4.电话机
5.笔筒1个1.照片(如玻璃板下)
2.图片(如玻璃板下)
3.文件夹(工作时间除外)
4.工作服
5.工作帽
2.“场所”的基准
所谓场所的基准,指的是到底在什么地方要与不要的判断。可以根据物品的使用次数、使用频率来判定物品应该放在什么地方才合适,如表3-2所示。明确场所的标准,不应当按照个人的经验来判断,否则无法体现出6S管理的科学性。
表3-2明确场所的基准
使用次数放置场所
一年不用一次的物品废弃或特别处理
平均2个月到1年使用1次的物品集中场所(如工具室、仓库)
平均1—2个月使用1次的物品置于工作场所
1周使用1次的物品置于使用地点附近
1周内多次使用的物品置于工作区随手可得的地方
3.“废弃处理”的原则
工作失误、市场变化等因素,是企业或个人无法控制的。因此,不要物是永远存在的。对于不要物的处理方法,通常要按照两个原则来执行:第一、区分申请部门与判定部门;第二,由一个统一的部门来处理不要物。
例如,质检科负责不用物料的档案管理和判定;设备科负责不用设备、工具、仪表、计量器具的档案管理和判定;工厂办公室负责不用物品的审核、判定、申报;采运部、销售部负责不要物的处置;财务部负责不要物处置资金的管理。
“整理”强调使用价值,而不是原购买价值
在6S管理活动的整理过程中,需要强调的重要意识之一就是:我们看重的是物品的使用价值,而不是原来的购买价值。物品的原购买价格再高,如果企业在相当长的时间没有使用该物品的需要,那么这件物品的使用价值就不高,应该处理的就要及时处理掉。
很多企业认为有些物品几年以后可能还会用到,舍不得处理掉,结果导致无用品过多的堆积,既不利于现场的规范、整洁和高效率,又需要付出不菲的存储费用,最为重要的是妨碍了管理人员科学管理意识的树立。因此,现场管理者一定要认识到,规范的现场管理带来的效益远远大于物品的残值处理可能造成的损失。
2.整理的流程
如图3-1所示,整理的流程大致可分为分类、归类、制定基准、判断要与不要、处理以及现场的改善6个步骤。对于6S管理来说,整理的流程中最为重要的步骤就是制定“要不要”、“留不留”的判断基准。如果判断基准没有可操作性,那么整理就无从下手。
整理的要点
整理的实施要点就是对生产现场中摆放和停置的物品进行分类,然后按照判断基准区分出物品的使用等级。可见,整理的关键在于制定合理的判断基准。在整理中有三个非常重要的基准:第一、“要与不要”的基准;第二、“场所”的基准;第三、废弃处理的原则。
1.“要与不要”的判断基准
“要与不要”的判断基准应当非常的明确。例如,办公桌的玻璃板下面不允许放置私人照片。表3-1中列出了实施6S管理后办公桌上允许及不允许摆放的物品,通过目视管理,进行有效的标识,就能找出差距,这样才能有利于改正。
表3-1办公桌上允许及不允许放置的物品
要(允许放置)不要(不允许放置)
1.电话号码本1个
2.台历1个
3.三层文件架1个
4.电话机
5.笔筒1个1.照片(如玻璃板下)
2.图片(如玻璃板下)
3.文件夹(工作时间除外)
4.工作服
5.工作帽
2.“场所”的基准
所谓场所的基准,指的是到底在什么地方要与不要的判断。可以根据物品的使用次数、使用频率来判定物品应该放在什么地方才合适,如表3-2所示。明确场所的标准,不应当按照个人的经验来判断,否则无法体现出6S管理的科学性。
表3-2明确场所的基准
使用次数放置场所
一年不用一次的物品废弃或特别处理
平均2个月到1年使用1次的物品集中场所(如工具室、仓库)
平均1—2个月使用1次的物品置于工作场所
1周使用1次的物品置于使用地点附近
1周内多次使用的物品置于工作区随手可得的地方
3.“废弃处理”的原则
工作失误、市场变化等因素,是企业或个人无法控制的。因此,不要物是永远存在的。对于不要物的处理方法,通常要按照两个原则来执行:第一、区分申请部门与判定部门;第二,由一个统一的部门来处理不要物。
例如,质检科负责不用物料的档案管理和判定;设备科负责不用设备、工具、仪表、计量器具的档案管理和判定;工厂办公室负责不用物品的审核、判定、申报;采运部、销售部负责不要物的处置;财务部负责不要物处置资金的管理。
“整理”强调使用价值,而不是原购买价值
在6S管理活动的整理过程中,需要强调的重要意识之一就是:我们看重的是物品的使用价值,而不是原来的购买价值。物品的原购买价格再高,如果企业在相当长的时间没有使用该物品的需要,那么这件物品的使用价值就不高,应该处理的就要及时处理掉。
很多企业认为有些物品几年以后可能还会用到,舍不得处理掉,结果导致无用品过多的堆积,既不利于现场的规范、整洁和高效率,又需要付出不菲的存储费用,最为重要的是妨碍了管理人员科学管理意识的树立。因此,现场管理者一定要认识到,规范的现场管理带来的效益远远大于物品的残值处理可能造成的损失
【案例】
甘肃某水泥生产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工会主席以及车间主任一行五人专程到北京学习6S现场管理的课程。回到企业后,他们推行了8个月的6S管理,效果显著,一举成为甘肃省建材行业现场管理的标杆企业。当时,建材行业协会在这家企业举行了一次现场管理创新大会,这家企业给与会代表发了一份企业推行6S管理的成果报告。其中,很明确的一条就是:八个月来共处理了55万元积压物品。一般人的看法是,55万元物品报废了,应该是一笔巨大的损失。但这家企业却不这么认为,他们感到从中得到了很大好处:没处理这些物品前要找到及取出某个物品需要花费一两个小时,处理这批积压物品之后,整个车间、仓库都用区划线划分,通过标识、定点摆放等手段,找到及取出一个物品只需要十分钟左右。因此,这家企业注重的是物品的使用价值而不是原购买价值。
【自检】
请您阅读材料后回答问题:
海南某企业建设了好几个厂房,但没过多久,公司领导发现,空间仍然不够用。于是,公司开始在厂房之间搭建天棚作为临时仓库,希望等有空余地方的时候再拆掉这些临时仓库。但是,公司领导却发现,堆放的物品依然越来越多!
看完上面这个案例后,您有何感想?您认为这家企业的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如果您作为这家企业的领导,学习完6S管理的知识后,您打算如何做?请简要阐述您的观点。
整顿(一)
整顿的含义
整顿是把需要的事、物加以定量和定位。通过上一步整理后,对生产现场需要留下的物品进行科学合理的布置和摆放,以便最快速地取得所要之物,在最简捷、有效的规章、制度、流程下完成工作。
生产现场物品的合理摆放使得工作场所一目了然,整齐的工作环境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产品质量,保障生产安全。
整顿的三要素
所谓整顿的三要素,指的是场所、方法和标识。判断整顿三要素是否合理的依据在于是否能够形成物品容易放回原地的状态,如图3-2。当寻找某一件物品时,能够通过定位、标识迅速找到,并且很方便将物品归位。
1.场所
物品的放置场所原则上要100%设定,物品的保管要做到“定点、定容、定量”。场所的区分,通常是通过不同颜色的油漆和胶带来加以明确:黄色往往代表通道,白色代表半成品,绿色代表合格品,红色代表不合格品。
6S管理强调尽量细化,对物品的放置场所要求有明确的区分方法。如图3-3,使用胶带和隔板将物料架划分为若干区域,这样使得每种零件的放置都有明确的区域,从而避免零件之间的混乱堆放。
2.方法
整顿的第二个要素是方法。最佳方法必须符合容易拿取的原则。例如,图3-4给出了两种将锤子挂在墙上的方法:显然第一种方法要好得多;第二种方法要使钉子对准小孔后才能挂上,取的时候并不方便。因此,现场管理人员应在物品的放置方法上多下功夫,用最好的放置方法保证物品的拿取既快又方便。
3.标识
整顿的第三个要素是标识。很多管理人员认为标识非常简单,但实施起来效果却不佳,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掌握标识的要点。一般说来,要使标识清楚明了,就必须注意以下几点:要考虑标识位置及方向的合理性,公司应统一(定点、定量)标识,并在表示方法上多下功夫,如充分利用颜色来表示等。
整顿的三定原则
整顿的三定原则分别是定点、定容和定量。
1.定点
定点也称为定位,是根据物品的使用频率和使用便利性,决定物品所应放置的场所。一般说来,使用频率越低的物品,应该放置在距离工作场地越远的地方。通过对物品的定点,能够维持现场的整齐,提高工作效率。
2.定容
定容是为了解决用什么容器与颜色的问题。在生产现场中,容器的变化往往能使现场发生较大的变化。通过采用合适的容器,并在容器上加上相应的标识,不但能使杂乱的现场变得有条不紊,还有助于管理人员树立科学的管理意识。
3.定量
定量就是确定保留在工作场所或其附近的物品的数量。按照市场经营的观点,在必要的时候提供必要的数量,这才是正确的。因此,物品数量的确定应该以不影响工作为前提,数量越少越好。通过定量控制,能够使生产有序,明显降低浪费。
4.定点定量的重要工具:形迹管理
为了对工具等物品进行管理,很多企业采用工具清单管理表来确认时间、序号、名称、规格、数量等信息。但是,使用工具清单管理表较为繁琐,而且无法做到一目了然。因此,有必要引入一种更为科学、直观的管理方法—形迹管理。
形迹管理是将物品的形状勾勒出来,将物品放置在对应的图案上。如图3-6所示,画出每件工具的轮廓图形以显示工具搁放的位置。这样有助于保持存放有序,某件工具丢失便立即能够显示出来
【案例】
2004年12月6日,一家媒体公布了《中国“工作倦怠指数”调查结果》:普通员工出现工作倦怠的比例最高,达到48%。实际上,员工对工作产生厌倦的现象在很多企业都存在。
个人积极性发挥与否与其工作成就感有很大的关系,没有成就感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这对企业的发展极为不利。
但是,有一家企业却通过推行6S管理,设法激发出了员工的改善热情。他们在6S管理推行过程中导入了管理创新活动,对于表现优秀的工人,给予合理的表彰与奖励。在这种氛围下,员工们积极参与现场管理,为解决问题献计献策,使得企业的现场情况较6S管理推行前有了明显的改善。
其中,较为典型的事例是:在6S管理推行之前,车间中工具的摆放乱七八糟,工具经常丢失。车间里的工人对同事互相提防,生怕自己不在的时候同事偷自己的工具,因而每个人的工具箱上都加了一把锁。推行6S管理之后,企业积极展开形迹管理,工具的摆放固定有序,一目了然(如下图)。一旦某件工具不见了,马上就能查出谁拿走了工具。这样,工人们再也不用担心工具丢失了,自然也就不再需要加锁了。
【本讲小结】
在企业的工作现场中,经常会发生工作人员仪容不整、机器设备的摆放和保养不当、物料和生产工具随意摆放等不良现象。这些不良现象在资金、场所、人员、士气、形象、效率、品质、成本等多方面给企业造成了严重的浪费。6S管理的目的就是关注这些容易出问题的细节,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而整理和整顿正是6S管理的开端与基础。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新益为|精益管理视野鼓励原创行为,本文因转载众多无法找到原作者。如涉及版权,请联系电话023-67015863进行删除!
整理的含义与流程
1.整理的含义
整理是指区分需要与不需要的事、物,再对不需要的事、物加以处理。在现场工作环境中,区分需要的和不需要的工具及文件等物品对于提高工作效率是很有必要的。
整理是改善生产现场的第一步。首先应对生产现场摆放和停置的各种物品进行分类,然后对于现场不需要的物品,诸如用剩的材料、多余的半成品、切下的料头、切屑、垃圾、废品、用完的工具、报废的设备、个人生活用品等,应坚决清理出现场。
2.整理的流程
如图3-1所示,整理的流程大致可分为分类、归类、制定基准、判断要与不要、处理以及现场的改善6个步骤。对于6S管理来说,整理的流程中最为重要的步骤就是制定“要不要”、“留不留”的判断基准。如果判断基准没有可操作性,那么整理就无从下手。
整理的要点
整理的实施要点就是对生产现场中摆放和停置的物品进行分类,然后按照判断基准区分出物品的使用等级。可见,整理的关键在于制定合理的判断基准。在整理中有三个非常重要的基准:第一、“要与不要”的基准;第二、“场所”的基准;第三、废弃处理的原则。
1.“要与不要”的判断基准
“要与不要”的判断基准应当非常的明确。例如,办公桌的玻璃板下面不允许放置私人照片。表3-1中列出了实施6S管理后办公桌上允许及不允许摆放的物品,通过目视管理,进行有效的标识,就能找出差距,这样才能有利于改正。
表3-1办公桌上允许及不允许放置的物品
要(允许放置)不要(不允许放置)
1.电话号码本1个
2.台历1个
3.三层文件架1个
4.电话机
5.笔筒1个1.照片(如玻璃板下)
2.图片(如玻璃板下)
3.文件夹(工作时间除外)
4.工作服
5.工作帽
2.“场所”的基准
所谓场所的基准,指的是到底在什么地方要与不要的判断。可以根据物品的使用次数、使用频率来判定物品应该放在什么地方才合适,如表3-2所示。明确场所的标准,不应当按照个人的经验来判断,否则无法体现出6S管理的科学性。
表3-2明确场所的基准
使用次数放置场所
一年不用一次的物品废弃或特别处理
平均2个月到1年使用1次的物品集中场所(如工具室、仓库)
平均1—2个月使用1次的物品置于工作场所
1周使用1次的物品置于使用地点附近
1周内多次使用的物品置于工作区随手可得的地方
3.“废弃处理”的原则
工作失误、市场变化等因素,是企业或个人无法控制的。因此,不要物是永远存在的。对于不要物的处理方法,通常要按照两个原则来执行:第一、区分申请部门与判定部门;第二,由一个统一的部门来处理不要物。
例如,质检科负责不用物料的档案管理和判定;设备科负责不用设备、工具、仪表、计量器具的档案管理和判定;工厂办公室负责不用物品的审核、判定、申报;采运部、销售部负责不要物的处置;财务部负责不要物处置资金的管理。
“整理”强调使用价值,而不是原购买价值
在6S管理活动的整理过程中,需要强调的重要意识之一就是:我们看重的是物品的使用价值,而不是原来的购买价值。物品的原购买价格再高,如果企业在相当长的时间没有使用该物品的需要,那么这件物品的使用价值就不高,应该处理的就要及时处理掉。
很多企业认为有些物品几年以后可能还会用到,舍不得处理掉,结果导致无用品过多的堆积,既不利于现场的规范、整洁和高效率,又需要付出不菲的存储费用,最为重要的是妨碍了管理人员科学管理意识的树立。因此,现场管理者一定要认识到,规范的现场管理带来的效益远远大于物品的残值处理可能造成的损失。
2.整理的流程
如图3-1所示,整理的流程大致可分为分类、归类、制定基准、判断要与不要、处理以及现场的改善6个步骤。对于6S管理来说,整理的流程中最为重要的步骤就是制定“要不要”、“留不留”的判断基准。如果判断基准没有可操作性,那么整理就无从下手。
整理的要点
整理的实施要点就是对生产现场中摆放和停置的物品进行分类,然后按照判断基准区分出物品的使用等级。可见,整理的关键在于制定合理的判断基准。在整理中有三个非常重要的基准:第一、“要与不要”的基准;第二、“场所”的基准;第三、废弃处理的原则。
1.“要与不要”的判断基准
“要与不要”的判断基准应当非常的明确。例如,办公桌的玻璃板下面不允许放置私人照片。表3-1中列出了实施6S管理后办公桌上允许及不允许摆放的物品,通过目视管理,进行有效的标识,就能找出差距,这样才能有利于改正。
表3-1办公桌上允许及不允许放置的物品
要(允许放置)不要(不允许放置)
1.电话号码本1个
2.台历1个
3.三层文件架1个
4.电话机
5.笔筒1个1.照片(如玻璃板下)
2.图片(如玻璃板下)
3.文件夹(工作时间除外)
4.工作服
5.工作帽
2.“场所”的基准
所谓场所的基准,指的是到底在什么地方要与不要的判断。可以根据物品的使用次数、使用频率来判定物品应该放在什么地方才合适,如表3-2所示。明确场所的标准,不应当按照个人的经验来判断,否则无法体现出6S管理的科学性。
表3-2明确场所的基准
使用次数放置场所
一年不用一次的物品废弃或特别处理
平均2个月到1年使用1次的物品集中场所(如工具室、仓库)
平均1—2个月使用1次的物品置于工作场所
1周使用1次的物品置于使用地点附近
1周内多次使用的物品置于工作区随手可得的地方
3.“废弃处理”的原则
工作失误、市场变化等因素,是企业或个人无法控制的。因此,不要物是永远存在的。对于不要物的处理方法,通常要按照两个原则来执行:第一、区分申请部门与判定部门;第二,由一个统一的部门来处理不要物。
例如,质检科负责不用物料的档案管理和判定;设备科负责不用设备、工具、仪表、计量器具的档案管理和判定;工厂办公室负责不用物品的审核、判定、申报;采运部、销售部负责不要物的处置;财务部负责不要物处置资金的管理。
“整理”强调使用价值,而不是原购买价值
在6S管理活动的整理过程中,需要强调的重要意识之一就是:我们看重的是物品的使用价值,而不是原来的购买价值。物品的原购买价格再高,如果企业在相当长的时间没有使用该物品的需要,那么这件物品的使用价值就不高,应该处理的就要及时处理掉。
很多企业认为有些物品几年以后可能还会用到,舍不得处理掉,结果导致无用品过多的堆积,既不利于现场的规范、整洁和高效率,又需要付出不菲的存储费用,最为重要的是妨碍了管理人员科学管理意识的树立。因此,现场管理者一定要认识到,规范的现场管理带来的效益远远大于物品的残值处理可能造成的损失
【案例】
甘肃某水泥生产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工会主席以及车间主任一行五人专程到北京学习6S现场管理的课程。回到企业后,他们推行了8个月的6S管理,效果显著,一举成为甘肃省建材行业现场管理的标杆企业。当时,建材行业协会在这家企业举行了一次现场管理创新大会,这家企业给与会代表发了一份企业推行6S管理的成果报告。其中,很明确的一条就是:八个月来共处理了55万元积压物品。一般人的看法是,55万元物品报废了,应该是一笔巨大的损失。但这家企业却不这么认为,他们感到从中得到了很大好处:没处理这些物品前要找到及取出某个物品需要花费一两个小时,处理这批积压物品之后,整个车间、仓库都用区划线划分,通过标识、定点摆放等手段,找到及取出一个物品只需要十分钟左右。因此,这家企业注重的是物品的使用价值而不是原购买价值。
【自检】
请您阅读材料后回答问题:
海南某企业建设了好几个厂房,但没过多久,公司领导发现,空间仍然不够用。于是,公司开始在厂房之间搭建天棚作为临时仓库,希望等有空余地方的时候再拆掉这些临时仓库。但是,公司领导却发现,堆放的物品依然越来越多!
看完上面这个案例后,您有何感想?您认为这家企业的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如果您作为这家企业的领导,学习完6S管理的知识后,您打算如何做?请简要阐述您的观点。
整顿(一)
整顿的含义
整顿是把需要的事、物加以定量和定位。通过上一步整理后,对生产现场需要留下的物品进行科学合理的布置和摆放,以便最快速地取得所要之物,在最简捷、有效的规章、制度、流程下完成工作。
生产现场物品的合理摆放使得工作场所一目了然,整齐的工作环境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产品质量,保障生产安全。
整顿的三要素
所谓整顿的三要素,指的是场所、方法和标识。判断整顿三要素是否合理的依据在于是否能够形成物品容易放回原地的状态,如图3-2。当寻找某一件物品时,能够通过定位、标识迅速找到,并且很方便将物品归位。
1.场所
物品的放置场所原则上要100%设定,物品的保管要做到“定点、定容、定量”。场所的区分,通常是通过不同颜色的油漆和胶带来加以明确:黄色往往代表通道,白色代表半成品,绿色代表合格品,红色代表不合格品。
6S管理强调尽量细化,对物品的放置场所要求有明确的区分方法。如图3-3,使用胶带和隔板将物料架划分为若干区域,这样使得每种零件的放置都有明确的区域,从而避免零件之间的混乱堆放。
2.方法
整顿的第二个要素是方法。最佳方法必须符合容易拿取的原则。例如,图3-4给出了两种将锤子挂在墙上的方法:显然第一种方法要好得多;第二种方法要使钉子对准小孔后才能挂上,取的时候并不方便。因此,现场管理人员应在物品的放置方法上多下功夫,用最好的放置方法保证物品的拿取既快又方便。
3.标识
整顿的第三个要素是标识。很多管理人员认为标识非常简单,但实施起来效果却不佳,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掌握标识的要点。一般说来,要使标识清楚明了,就必须注意以下几点:要考虑标识位置及方向的合理性,公司应统一(定点、定量)标识,并在表示方法上多下功夫,如充分利用颜色来表示等。
整顿的三定原则
整顿的三定原则分别是定点、定容和定量。
1.定点
定点也称为定位,是根据物品的使用频率和使用便利性,决定物品所应放置的场所。一般说来,使用频率越低的物品,应该放置在距离工作场地越远的地方。通过对物品的定点,能够维持现场的整齐,提高工作效率。
2.定容
定容是为了解决用什么容器与颜色的问题。在生产现场中,容器的变化往往能使现场发生较大的变化。通过采用合适的容器,并在容器上加上相应的标识,不但能使杂乱的现场变得有条不紊,还有助于管理人员树立科学的管理意识。
3.定量
定量就是确定保留在工作场所或其附近的物品的数量。按照市场经营的观点,在必要的时候提供必要的数量,这才是正确的。因此,物品数量的确定应该以不影响工作为前提,数量越少越好。通过定量控制,能够使生产有序,明显降低浪费。
4.定点定量的重要工具:形迹管理
为了对工具等物品进行管理,很多企业采用工具清单管理表来确认时间、序号、名称、规格、数量等信息。但是,使用工具清单管理表较为繁琐,而且无法做到一目了然。因此,有必要引入一种更为科学、直观的管理方法—形迹管理。
形迹管理是将物品的形状勾勒出来,将物品放置在对应的图案上。如图3-6所示,画出每件工具的轮廓图形以显示工具搁放的位置。这样有助于保持存放有序,某件工具丢失便立即能够显示出来
【案例】
2004年12月6日,一家媒体公布了《中国“工作倦怠指数”调查结果》:普通员工出现工作倦怠的比例最高,达到48%。实际上,员工对工作产生厌倦的现象在很多企业都存在。
个人积极性发挥与否与其工作成就感有很大的关系,没有成就感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这对企业的发展极为不利。
但是,有一家企业却通过推行6S管理,设法激发出了员工的改善热情。他们在6S管理推行过程中导入了管理创新活动,对于表现优秀的工人,给予合理的表彰与奖励。在这种氛围下,员工们积极参与现场管理,为解决问题献计献策,使得企业的现场情况较6S管理推行前有了明显的改善。
其中,较为典型的事例是:在6S管理推行之前,车间中工具的摆放乱七八糟,工具经常丢失。车间里的工人对同事互相提防,生怕自己不在的时候同事偷自己的工具,因而每个人的工具箱上都加了一把锁。推行6S管理之后,企业积极展开形迹管理,工具的摆放固定有序,一目了然(如下图)。一旦某件工具不见了,马上就能查出谁拿走了工具。这样,工人们再也不用担心工具丢失了,自然也就不再需要加锁了。
【本讲小结】
在企业的工作现场中,经常会发生工作人员仪容不整、机器设备的摆放和保养不当、物料和生产工具随意摆放等不良现象。这些不良现象在资金、场所、人员、士气、形象、效率、品质、成本等多方面给企业造成了严重的浪费。6S管理的目的就是关注这些容易出问题的细节,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而整理和整顿正是6S管理的开端与基础。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新益为|精益管理视野鼓励原创行为,本文因转载众多无法找到原作者。如涉及版权,请联系电话023-67015863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