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S精益管理读书心得
来源/作者:未知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22日 阅读次数:次
“精益生产”是全球制造业的发展趋势。20世纪50年代日本的丰田汽车公司在公司创新使用精益思维和精益生产系统,创造了制造业界的神话,在80年代中期这种模式在欧美企业纷纷被采用。随着微利时代的来领,精益生产模式已成为企业竞争力的体现。同样,精益生产模式也是我们需要借鉴引用的法宝,但这一先进生产模式在我们部门的推行确没能彻底的推行,总有些表面化的意味,读《制造业6S精益管理》,结合我们的生产情况,我对部门5S推行不彻底的情况谈谈自己的分析。
误区一:认识不到位,对于5S的推进方形式不能完全理解。
我们原来制造部人员对此项的认识集中有两点:①工作太忙,没有时间做5S。②5S就是把现场打扫干净。
其实,我们从5S的推行形式来看大体可以分为形式化——行事化——习惯化这么几个阶段。只能说我们目前还处于5S推行的初级阶段,大多数情况还是在做表面文章,在通过大张旗鼓的宣传让大多数员工接受5S精益生产理念,很多推行的项目都是改变个人工作习惯的做法,难免招来大家的抵触。但是反过来我们想想,当我们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当正确的做法成为大家工作的习惯的时候,大家还会不会还这样想呢?
误区二:5S活动不能看到经济效益。
5S带来的经济效益不是可以直接用经济效益来衡量的,它是一种长期效益。5S精益管理的推行带来的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简单举例我们看看:原料车间最早规划摆放生产辅助用品的地方距离较远,在生产活动过程中,来回走动搬运生产物资比较费时,但是搬运的动作又不能产生价值,来回走动反而浪费了时间,增加了工人劳动强度。按照《6S精益管理》的办法我们经过整改,对现场重新进行了规划,每次工人来回搬运物资的时间缩短了约5秒,按照每天来回搬运130次计算,每天可以节约750秒(约12分),这个时间又无形中增加了产量,相当于额外创造的价值。因此,从这个角度看,5S精益管理它内在的优点是很明显的。
误区三:5S活动是管理者的事情,员工只要按要求执行就行,能应付检查就算过的去。
对于这一点,我最容易想起的就是一个成语“熟能生巧”。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当一个人一种不好的习惯可以很熟练完成的时候,它在生产中出现什么情况?反之,当一种好的习惯能够很熟练完成的时候,我们清洗出来的原料品质,自己都不用怎么刻意去注意都会保持很稳定,而且还会干的很轻松。
再者,人造环境,环境育人。全员参与才能创造这种氛围,对于不合氛围的人也是一种督促,对于好的习惯的保持也是一种“补给”。
所以,检查是手段,不是目的。我们要的是全员参与。
误区四:我们的主要职责及工作内容的很满,做5S就是浪费时间,耽误正事。
对于我们部门来说,感觉到做5S浪费时间,那是应该的!为什么呢?那可不可以不做呢?答案是否定。
正是因为旧习惯与新习惯的冲突造成我们感觉时间不够用。因为我们每天都在做双份的工作,既要按旧习惯走一遍又要按新习惯再来一遍,按旧习惯走是本性,按新习惯是因为被监督。所以,越在这个时候,越要坚持推行5S,这样才能戒掉旧习惯。
既然有两种方式可以达到目标,为什么不能选择好习惯呢?
误区五:我们已经做过一段时间5S了,对生产没能带来明显的效果,反而增加了工作量,还不如不做。
我们个别工序人员有这样的问题。存在的可能有两种:①阶段性项目正在实施,还没搞完。②曾经的做法不合适,需要整改。
我们对于系统化推行的东西需要大家参与并且理解了去做。对于不合适的做法要及时反思并整改。这样才能让大家切实体会到5S精益管理的好处。
不能按照《6S精益管理》进行生产现场管控,出现的必然结果就是“一流的设备,二流的管理,出三流的产品”。对于我们部门来说,清楚自给5S推行的程度,明确后续推行的内容与方式是非常必要,也非常合事宜的。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新益为|精益管理视野鼓励原创行为,本文因转载众多无法找到原作者。如涉及版权,请联系电话023-67015863进行删除!
误区一:认识不到位,对于5S的推进方形式不能完全理解。
我们原来制造部人员对此项的认识集中有两点:①工作太忙,没有时间做5S。②5S就是把现场打扫干净。
其实,我们从5S的推行形式来看大体可以分为形式化——行事化——习惯化这么几个阶段。只能说我们目前还处于5S推行的初级阶段,大多数情况还是在做表面文章,在通过大张旗鼓的宣传让大多数员工接受5S精益生产理念,很多推行的项目都是改变个人工作习惯的做法,难免招来大家的抵触。但是反过来我们想想,当我们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当正确的做法成为大家工作的习惯的时候,大家还会不会还这样想呢?
误区二:5S活动不能看到经济效益。
5S带来的经济效益不是可以直接用经济效益来衡量的,它是一种长期效益。5S精益管理的推行带来的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简单举例我们看看:原料车间最早规划摆放生产辅助用品的地方距离较远,在生产活动过程中,来回走动搬运生产物资比较费时,但是搬运的动作又不能产生价值,来回走动反而浪费了时间,增加了工人劳动强度。按照《6S精益管理》的办法我们经过整改,对现场重新进行了规划,每次工人来回搬运物资的时间缩短了约5秒,按照每天来回搬运130次计算,每天可以节约750秒(约12分),这个时间又无形中增加了产量,相当于额外创造的价值。因此,从这个角度看,5S精益管理它内在的优点是很明显的。
误区三:5S活动是管理者的事情,员工只要按要求执行就行,能应付检查就算过的去。
对于这一点,我最容易想起的就是一个成语“熟能生巧”。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当一个人一种不好的习惯可以很熟练完成的时候,它在生产中出现什么情况?反之,当一种好的习惯能够很熟练完成的时候,我们清洗出来的原料品质,自己都不用怎么刻意去注意都会保持很稳定,而且还会干的很轻松。
再者,人造环境,环境育人。全员参与才能创造这种氛围,对于不合氛围的人也是一种督促,对于好的习惯的保持也是一种“补给”。
所以,检查是手段,不是目的。我们要的是全员参与。
误区四:我们的主要职责及工作内容的很满,做5S就是浪费时间,耽误正事。
对于我们部门来说,感觉到做5S浪费时间,那是应该的!为什么呢?那可不可以不做呢?答案是否定。
正是因为旧习惯与新习惯的冲突造成我们感觉时间不够用。因为我们每天都在做双份的工作,既要按旧习惯走一遍又要按新习惯再来一遍,按旧习惯走是本性,按新习惯是因为被监督。所以,越在这个时候,越要坚持推行5S,这样才能戒掉旧习惯。
既然有两种方式可以达到目标,为什么不能选择好习惯呢?
误区五:我们已经做过一段时间5S了,对生产没能带来明显的效果,反而增加了工作量,还不如不做。
我们个别工序人员有这样的问题。存在的可能有两种:①阶段性项目正在实施,还没搞完。②曾经的做法不合适,需要整改。
我们对于系统化推行的东西需要大家参与并且理解了去做。对于不合适的做法要及时反思并整改。这样才能让大家切实体会到5S精益管理的好处。
不能按照《6S精益管理》进行生产现场管控,出现的必然结果就是“一流的设备,二流的管理,出三流的产品”。对于我们部门来说,清楚自给5S推行的程度,明确后续推行的内容与方式是非常必要,也非常合事宜的。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新益为|精益管理视野鼓励原创行为,本文因转载众多无法找到原作者。如涉及版权,请联系电话023-67015863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