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是什麽
品质(Quality),也称品质,表示产品所具备的特性或属性。品质有优有劣,或者说有高有低。然而人们往往将品质优的产品(或服务)视为有“品质”,将品质低劣的产品(或服务)视为没有“品质”。从这个意义而言,什麽样的产品才是有“品质”的产品呢?
商品产生之前自然也同有品质的概念。有了商品交换之後,人们对品质的理解,是从商品的功能来判断的,而真正意义上的品质管制的观念是从20世纪30年代以後才逐渐建立起来的。早期对品质的理解是产品符合特定的规格或属性,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品质的要求也就变成追求满足客户(市场)需求的产品(或服务)了。因此,品质,至少应该包括以下要素:
所以,可以给品质上这样的定义:
品质,就是以最经济的方法,提供顾客满意的产品与服务。
2 品质管理的价值理念
①品质,就是符合客户的需求。
追求品质,并不是唱高调,喊口号,或者一味地追求一些起“无益功能”。正确的做法是根据市场定位,抓住目标客户的真正需求,以符合顾客的要求为衡量准则。
②品质是制造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
知道这名话的人不少,但真正理解的却不多。常见的几种误区是:
例一, 有些企业为了提高产品品质,设置了许多检验人员,每一种物料虽经过好多QC的检查,在生产线上仍然要一个一个认真筛选。这样的企业,最终产品或许品质不错(但也不一定),但耗费的人工、物料成本是十分巨大的。
例二, 有的企业把所有的品质问题都归咎于品管人员。诚然,品管人员有责任去做“品质的管制”,但如果制造单位没有正确的心态,品质又如何会好呢?
例三, 有的企业把品质问题的责任都推给了制造单位,而品管及其他人员往往“幸免於难”。然而没有其他单位的协助,能制造出好的产品吗?
因此,品质是制造出来的,应该从源头入手,查找原因,加以预防及杜绝,而检验只是一种手段,以便验证产品的品质状况,并不能改变产品品质本身,但可以为品质管理提供重要的参考。
③防胜过救火
企业中的现场干部,有很大比例的时间用於应付现场随时发生的问题,当然包括很多的品质问题。许多干部乐此不疲。现场问题快速解决是干部的职责,但是很多人却本末倒置,把处理“异常”当做是“正常”的工作,却忽略了源头管制、预防错误的本职工作。如果能够一次就把工作做好,而不出现“异常”,是最经济、最合算的。
④提高品质,就是降低成本。
许多人赞同做好品质,但认为要提升品质,势必要增加成本。因此,为了保住利润,只能牺牲品质。事实上,品质成本除了一般理解上的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之外,尚有不易被理解或意识到的“损失成本”(或称失败成本)。如图7-2。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新益为|精益管理视野鼓励原创行为,本文因转载众多无法找到原作者。如涉及版权,请联系电话023-67015863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