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精益生产的概念要求
1.1精益生产的概念
精益生产是通过系统结构、人员组织、运行方式和市场供求等方面的变革,使生产系统能很快适应用户需求的不断变化,并能使生产过程中一切无用、多余的东西被精简,最终达到包括市场供销在内的生产的各方面最好结果的一种生产管理方式。
1.2精益生产与精益管理的关系
精益管理源于精益生产,但随着精益管理范围的不断拓宽及各国学者对精益管理内涵的扩容,精益管理已经逐步延伸到企业的各项管理业务,也由最初的具体业务管理方法,上升为战略管理理念。它能够通过提高顾客满意度、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加快流程速度和改善资本投入,使股东价值实现最大化。因此,目前学界公认的观点是精益管理包含精益生产管理,是一个统一的概念。
1.3精益生产的优势
精益生产方式是彻底地追求生产的合理性、高效性,能够灵活地生产适应各种需求的高质量产品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其基本原理和诸多方法,对各行各业都具有积极的意义。精益生产的核心,即关于生产计划和控制以及库存管理的基本思想,对丰富和发展现代生产管理理论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根据相关研究资料显示,精益生产方式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所需人力资源—无论是在产品开发、生产系统,还是其他部门,与大量生产方式相比,最低能减至1/2;
②新产品开发周期—最低可减至l/2或2/3;
③生产过程的在制品库存—最低可减至大量生产方式下一般水平的1/10;
④工厂占用空间—最低可减至采用大量生产方式下的1/2;
⑤成品库存—最低可减至大量生产方式下平均库存水平的1/4;
1.4精益生产的要求
价值:精益思想认为产品的价值需由最终的用户来确定,价值只有满足特定的用户需求才有存在的意义。
价值流:是指从原材料到成品赋予价值的全部活动。识别价值流是精益生产的起步点,并按照最终用户立场寻求全过程的整体最佳状态。
流动:精益生产强调要求各个创造价值的活动需要流动起来,强调的是动。
拉动:拉动生产亦即按用户需求拉动生产,而不是把产品强行推给用户。
尽善尽美:用尽善尽美的价值创造过程为用户提供尽善尽美的价值,持续改进。
2.开展烟叶精益生产面临的问题
2.1烟叶精益生产的目的
通过精益生产,把烟草农业生产全过程和各环节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大系统,在各个过程和环节形成一个个小体系,以期实现烟叶品质特色化和结构最优化,实现从粗放管理转向集约经营,实现环境友好、节约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
2.2烟叶精益生产面临的问题
2.2.1烟叶生产标准、规范要求不统一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没有农业的标准化,就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食品安全保障。”足可见农业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就烟草行业而言,则要实现烟叶标准化生产,基于此国家局高瞻远瞩提出努力全面建设现代烟草农业,实现烟叶生产标准化的总体目标。
然而烟叶生产标准受行政区域、地域的限制而不同的情况普遍存在。各地标准、规范的制定大体是以本行政区域占比最大的气候特征、生产环境、土壤质地等作为依据,没有全盘考虑到各区域的实际情况,导致部分地区生产标准与生产实际不符的情况出现。同时,由于受全年烟叶生产计划量的影响,地理位置相近的不同行政区域可能出现对烟叶生产时间、生产烟叶质量等情况的判定差异。
从现阶段来看,以年产烟叶100万担左右的全国重点产业市——湖南省郴州市为例,尽管早在五六年以前该市就建立了《郴州市烤烟生产技术标准体系》,然而就郴州市本地来说,该标准也并非完全适用。如该市宜章县毗邻广东省,春季回温较早、较快,按照植物的生长规律应该比同属郴州市、但纬度偏高的安仁县早一周左右开始烟苗移栽,然而在实际生产中,一般都是按照《标准》要求,全市一盘棋,同时开始移栽,并要求在相同期限完成,对烟苗在最适条件下生产反而产生了一定的阻碍。
2.2.2烟叶生产的参与者众多,生产水平各异,规模化生产不够
烟叶生产作为农业生产活动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我国农业生产的全部属性,从典型的“小农经济”、自给自足起步,以小规模、小范围为主要特征存在。尽管烟草专卖相关法规及多年来烟叶生产基础建设的不断投入,烟叶生产的现状已有很大的改观,但目前烟叶生产依然以种植面积50亩以下的小户为主。同时,由于烟叶生产者本身文化素质存在较大差异,使得烟叶生产质量好坏受生产者本身素质高低的影响日益凸显,“没有规模就没有效益”、“没有规模就没有持续稳定投入控制的可能”。
2.2.3烟叶生产过程复杂,环节较多,现代化、机械化水平较低
烟叶生产看似只有移栽、大田管理、烘烤、分级、交售等几个完全相同的大环节,好像过程简单易控,然而具体到每一个环节来说,却又会因为气候、土壤、积温、烟草品种、管理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最终导致烟叶品质不同,因此在众多因素与各大环节的交叉影响下,烟叶生产过程显得复杂难控。从烟叶生产者的劳动效率来看,远远低于其他农业生产者,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笔者认为有这样几点。一是烟叶生产流程较为复杂、标准没有完全统一,不利于开展机械化操作;二是烟叶生产机械研制投入不够,没有很多可投入烟叶生产的机械问世;三是部分地方对烟叶生产的重视不够,往往还把眼光停留在烟叶收购上;四是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五是烟叶规模化生产水平不够,“握指难成拳”,不利于机械化生产的推广。
3.有效推进烟叶精益生产的对策建议
3.1推进烟叶标准化、规范化生产
通过构建一个较为科学、系统、具有先进性且行之有效的烟叶标准化生产体系,使标准和标准化工作贯穿于烟叶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农用物资、烟草农机具、烟田的基本建设乃至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等各个方面,这些标准不仅要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的基本要求,在按照科学合理进行烟叶产区标准统一制定的同时,有条件的地方还应突出地方特色、突出自身优势。同时,通过有效的宣贯工作使各项标准真正落在实处,切实发挥作用。实施烟叶标准化生产,要加强对各相关工作、相关技术相对应标准考核,重点关注已有的标准是否形成了科学、系统、基本完整的体系,各项标准是否真正贯彻落实,标准执行后是否确实有效,哪些标准的相关指标还需进一步改进与提高等实际问题,从根本上实现标准化工作的持续提升。
①进一步提高认识。认识决定行动。各烟叶产区要认真学习国家局关于全面推进烟叶标准化生产的有关要求,充分认识标准化在支撑“一基四化”工作、提高烟叶生产整体水平和烟叶质量以及在发展现代烟草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要切实把高度的认识转化为具体行动,并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
②进一步提升水平。烟叶标准化工作是一个持续改进、不断提升的过程,要及时将技术、管理等各方面的创新成果转化为相应的标准或工作规范,予以固化,发挥效能,特别要将那些在新的发展形势下能切实解决新难题、可有效支撑烟叶生产持续发展的创新模式转化为相应的标准或工作规程,指导相关工作。
③进一步狠抓落实。做任何工作即使目标明确、方案可行、计划周密,但如果落实不到位,无异于“纸上谈兵”。要实现建设“更加规范,更富效率”的中国烟草的目标,推进烟叶精益生产、标准化生产,关键要落实、落实、再落实。要采取一切行之有效的手段,使关键性的指标和要求落实到每个烟叶生产者,落实到田间地头,落实到相关的各个环节。
④进一步强化监督检查。实践证明,开展科学的监督检查和综合评价是确保相关工作落在实处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对相关工作质量进行综合考核的依据。因此,行业各标准化工作归口部门应不定期地对所辖烟区开展烟叶标准化生产的实效进行监督检查和综合评价,督办相关工作的落实。
3.2推进烟叶生产规模化
3.2.1解决好土地流转问题
农村土地流转涉及面广、点多,程序复杂、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必须要有强有力的监管体系,保障各方利益。各烟区政府要规范土地流转手续,创新土地流转方式方法,明确土地流转的形式、补偿、期限,依法签订相应的流转合同,并做好流转合同的鉴证和登记备案工作。有条件的烟区要探索建立闲置土地流转交易信息平台,及时登记汇集可流转土地的数量、区位、价格等信息资料,定期对外发布可流转的土地资源信息,接受土地供求双方的咨询,沟通市场供需双方的相互联系,提高土地流转交易的成功率。各烟区政府要妥善处理土地经营过程中发生的矛盾和问题,维护好土地所有者、承包者、经营者三方的合法权益。
3.2.2加大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烟叶基础设施建设要坚持“规划在前,建设在后”的观念,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注重科学规划,坚持“因地制宜、整体推进、适度规模”的原则,发挥综合效益。要做好烟基项目后期的管理工作,采取赠予方式建设的烟基项目,一定要设置管理约束条件,确保项目建得好也用得久。要充分考虑到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的长期有效利用等相关问题,注重与当地政府、村支两委签订约束合同,保障烟基建设的投入持续为当地百姓农业、烟叶生产服务,切忌“建设指标要争,建设完成不用”现象的出现。要注重工程质量,烟叶基础建设要经得起烟农、实践和时间的检验,真正做到“建设一座设施、惠及一片烟田”。
3.3.3加大烟叶生产专业合作社的建设和扶持
烟叶生产合作社是现阶段各烟区存在最为普遍,建设门槛最低,国家政策最优惠的群众性经济组织,一般实行“入社自愿,互惠互利,利益同享”的原则,自负盈亏,其目的是组织烟农连片种植,规模经营,抱团生产,提高品质,增加收入。烟农以土地、农机设备、烘烤工场、运输车辆、资金等入股,烟草公司积极引导烟农入社,直接与合作社对话,逐渐摆脱与逐个烟农对接的模式。烟叶生产合作社的社员,可以优先享受烟草公司的技术服务和生产资料补贴,产品被优先收购。烟叶生产专业合作社能有效配置土地、资金、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有利于持续改进烟叶质量,推进规模生产,加快科技兴烟进程。
3.3.4加强烟叶生产风险防控
烟叶生产周期较长,一个环节出问题,就会影响全年的生产收益。建立健全烟叶生产保障机制,是降低烟农种烟风险的有效措施。要积极引导烟农参与商业性保险,条件成熟的烟区可以将购买烟叶生产商业保险写入烟叶种植合同,采取强制措施,确保在遭遇到不可预测和不可避免的风险时,能有效降低烟农损失,帮助烟农走出困境,尽快恢复生产能力。同时,建立完备的气象服务、防灾、病虫害预测体系和灾害保险制度,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及时做出预测,提出防治办法,能有效提高烟农抵御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能力。
3.3.5做好烟叶种植大户培育
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鼓励有条件的烟农开展规模化种植,为种烟大户提供有力技术支持“后盾”,安排专门技术力量为大户们提供管理、种植、烘烤等培训,对种烟上规模、经验欠缺的大户要求合作社配备专职技术人员开展技术服务,确保大户管理“好马配好鞍”。同时注重收集、处理种烟大户反馈的意见,确保种烟大户在当地“留得住”,定期开展种烟大户意见建议收集处理,并将处理意见及时告知烟农,让种烟大户们感受到烟草部门的关怀,促使种烟大户在当地安心种烟、长期种烟,为种烟大户管理营造和谐宽松的良好氛围。
3.3加大烟用机械开发、推广力度,提高烟叶生产效率
近年来,种烟大户、烟草农场在我国悄然兴起,烟草种植向种烟能手集中,承包土地种烟的规模越来越大。这种现象也是烟叶生产对市场经济的适应性转变。在此情况下烟农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渴望从种植到烘烤的成套机械设备。目前,限于我国整体机械化程度较低,用于烟田的动力牵引机械和生产机械以小型和简易为主要特征,应开发利用现有较大型设备。对千亩以上规模的承包大户和农场,应以引进为主。烟草行业应该加大烟叶生产现代化技术研发力度,从育苗设施、耕作、田间作业、植保到密集式烤房,进行一系列技术和产品研发,满足生产需要。同时,对现有机械要加大推广力度,在适用地区,应出台补贴、贷款等优惠政策,确保烟农朋友烟用机械用得起,切实提升烟叶生产机械化水平和劳动效率。
4.结语
作为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实现精益生产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烟叶精益化生产任重道远,只有通过不断的摸索实践,才能实现烟叶生产、收购、加工流程持续优化,实现精良育种、精细耕作、科学采收烘烤,不断提升烟叶质量水平,实现精益烟叶生产。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新益为|精益管理视野鼓励原创行为,本文因转载众多无法找到原作者。如涉及版权,请联系电话023-67015863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