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为什么要进行精益生产
来源/作者:未知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03日 阅读次数:次
精益生产咨询的作用和好处:
1.提高效率(生产效率、时间效率、作业效率、设备效率、流程效率、搬运效率……)
2.降低成本(运营成本、时间成本、人工成本、材料成本、辅料成本、管理成本、设备投资及折旧成本……)
3.提高与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
4.降低库存资金、加速企业资金流以达到企业资金效益最大化(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回报)
5.缩短采购周期、生产周期、交货周期以达到灵活对应市场需求、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企业为顾客提供的价值)
精益生产能为企业解决什么问题?
与大批量生产方式相比,精益生产方式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所需人力资源——无论是在产品开发、生产系统,还是工厂的其他部门,与大批量生产方式下的工厂相比,均能减至1/2;
2.新产品开发周期——可减至1/2或2/3;
3.生产过程的在制品库存——可减至大量生产方式下一般水平的1/10;
4.工厂占用空间——可减至采用大批量生产方式工厂的1/2;
5.成品库存——可减至大批量生产方式工厂平均库存水平的1/4;
6.产品质量——可提高4倍;
精益生产的障碍:
通过企业访谈和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广州的中小企业进行了调查。涉及电子、服装、眼镜、皮革、磨具加工等行业,共计60多家企业。调查采访对象主要为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通过对访谈内容分析整理,得出阻碍中小企业精益生产实施的障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知识层次限制,使得很多企业未曾听说精益生产
精益生产在我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但是并不普及。其重要原因是对于精益生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有关大学、科学院所和一些大型企业,理论和实践相脱离的现象十分严重。广州中小企业,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的制造行业,劳动力知识层次比较低,管理者多为从熟练工人中提拔上来,企业主也很少受过高等教育。笔者走访的企业当中只有20家企业的管理者听说过精益生产。
(二)对精益生产的认识上有误区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企业对精益生产的误区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实施精益生产需要有较大的投资,因此,只适合在大企业中应用,并不适合中小企业。
2.精益生产只适合在特定行业应用,并不适合我们企业。
3.精益生产起源于日本,并不适合我们国情。
4.精益生产只是一项技术,只要花钱就可以学过来。
(三)员工对精益改革的抵触情绪较强
精益生产的实施作为企业一项重大的变革,必然会面临来自两个方面的阻力。一方面是来自企业内部人的阻力,比如不好的个人习惯、个人的不安全感以及一些人的患得患失。例如,5S活动是实施精益生产的前提与基础,它要求工人在日常工作中不仅需要维持正常的生产运行,还要保持个人、设备和车间的清洁,并不断提高个人素养。这些都会打破以往的个人习惯,使员工产生不安全感和抵触情绪。另一方面,来自组织方面的阻力。精益生产中的团队工作方式,员工参与拉动式生产方式都是对企业原有职权体系、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的彻底改变。
(四)实践中生搬硬套
精益生产是以日本丰田公司的管理模式为基础逐渐发展完善起来的,其中某些技术与方法是根据丰田公司的特定环境所创立的,具有一定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调查中发现,许多中小企业在应用精益生产时,没有深入了解精益生产的背景及其特定环境,而是生搬硬套或是孤立地应用其中的某一项技术,使精益生产的推广应用只是流于形式,不仅不能起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产生了负效应。
如何进行精益生产:
建立可持续改善的策略:根据企业的产品特点、管理特点、人文特点及其资源条件,拟定适合的精益推行策略,确保策略后续能溶入企业文化。从推行一开始就建立起与企业实际相符合的职能组织、长远规划、管理程序和激励措施等,为今后持续有效的推行精益改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营造具有执行力的现场氛围:在推行精益生产时,激发全员积极参与改善的热情和创意,充分落实现场、现实、现物的改进。通过精益小集团改善活动,提高员工的凝聚力,创建和谐、舒适的工作环境,营造执行力“长青”的平台和载体。
解决瓶颈问题,创造价值:通过价值流图分析,识别并解决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始终使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财务收益。为客户培养出合格的技术与管理相结合的符合型人才,帮助企业形成自己的人才和知识储备。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新益为|精益管理视野鼓励原创行为,本文因转载众多无法找到原作者。如涉及版权,请联系电话023-67015863进行删除!
1.提高效率(生产效率、时间效率、作业效率、设备效率、流程效率、搬运效率……)
2.降低成本(运营成本、时间成本、人工成本、材料成本、辅料成本、管理成本、设备投资及折旧成本……)
3.提高与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
4.降低库存资金、加速企业资金流以达到企业资金效益最大化(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回报)
5.缩短采购周期、生产周期、交货周期以达到灵活对应市场需求、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企业为顾客提供的价值)
精益生产能为企业解决什么问题?
与大批量生产方式相比,精益生产方式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所需人力资源——无论是在产品开发、生产系统,还是工厂的其他部门,与大批量生产方式下的工厂相比,均能减至1/2;
2.新产品开发周期——可减至1/2或2/3;
3.生产过程的在制品库存——可减至大量生产方式下一般水平的1/10;
4.工厂占用空间——可减至采用大批量生产方式工厂的1/2;
5.成品库存——可减至大批量生产方式工厂平均库存水平的1/4;
6.产品质量——可提高4倍;
精益生产的障碍:
通过企业访谈和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广州的中小企业进行了调查。涉及电子、服装、眼镜、皮革、磨具加工等行业,共计60多家企业。调查采访对象主要为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通过对访谈内容分析整理,得出阻碍中小企业精益生产实施的障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知识层次限制,使得很多企业未曾听说精益生产
精益生产在我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但是并不普及。其重要原因是对于精益生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有关大学、科学院所和一些大型企业,理论和实践相脱离的现象十分严重。广州中小企业,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的制造行业,劳动力知识层次比较低,管理者多为从熟练工人中提拔上来,企业主也很少受过高等教育。笔者走访的企业当中只有20家企业的管理者听说过精益生产。
(二)对精益生产的认识上有误区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企业对精益生产的误区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实施精益生产需要有较大的投资,因此,只适合在大企业中应用,并不适合中小企业。
2.精益生产只适合在特定行业应用,并不适合我们企业。
3.精益生产起源于日本,并不适合我们国情。
4.精益生产只是一项技术,只要花钱就可以学过来。
(三)员工对精益改革的抵触情绪较强
精益生产的实施作为企业一项重大的变革,必然会面临来自两个方面的阻力。一方面是来自企业内部人的阻力,比如不好的个人习惯、个人的不安全感以及一些人的患得患失。例如,5S活动是实施精益生产的前提与基础,它要求工人在日常工作中不仅需要维持正常的生产运行,还要保持个人、设备和车间的清洁,并不断提高个人素养。这些都会打破以往的个人习惯,使员工产生不安全感和抵触情绪。另一方面,来自组织方面的阻力。精益生产中的团队工作方式,员工参与拉动式生产方式都是对企业原有职权体系、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的彻底改变。
(四)实践中生搬硬套
精益生产是以日本丰田公司的管理模式为基础逐渐发展完善起来的,其中某些技术与方法是根据丰田公司的特定环境所创立的,具有一定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调查中发现,许多中小企业在应用精益生产时,没有深入了解精益生产的背景及其特定环境,而是生搬硬套或是孤立地应用其中的某一项技术,使精益生产的推广应用只是流于形式,不仅不能起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产生了负效应。
如何进行精益生产:
建立可持续改善的策略:根据企业的产品特点、管理特点、人文特点及其资源条件,拟定适合的精益推行策略,确保策略后续能溶入企业文化。从推行一开始就建立起与企业实际相符合的职能组织、长远规划、管理程序和激励措施等,为今后持续有效的推行精益改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营造具有执行力的现场氛围:在推行精益生产时,激发全员积极参与改善的热情和创意,充分落实现场、现实、现物的改进。通过精益小集团改善活动,提高员工的凝聚力,创建和谐、舒适的工作环境,营造执行力“长青”的平台和载体。
解决瓶颈问题,创造价值:通过价值流图分析,识别并解决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始终使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财务收益。为客户培养出合格的技术与管理相结合的符合型人才,帮助企业形成自己的人才和知识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