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生产品质管理学习心得
来源/作者:未知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22日 阅读次数:次
精益生产培训的目的:通过实施精益生产以提高产能稳定性和利用率,产品质量和及时准确的交货表现。
对于生产品质的管理,首先需做到以下几点:
1.工序自检;
2.上工序或供应商来料检验;
3.提升生产制造工艺,如通过设计DOE试验,获取最佳生产制作条件、参数;
QA网络的建设意义在于,品质不仅仅是品质部单一部门进行管理,而是通过工厂内各部门提升品质意识,全员参与,共同提升品质的过程。从事后把关变成事前预防,一旦生产过程处于控制状态,就要维持这种控制状态,才能保证品质。维持控制状态可以采用3种方法:操作者的更多的参与、统计过程控制、防错装置化。QA网络评价活动以制造部门为主,同时物流、品管、生产技术等部门连成一体共同实施。QA是对质量保证程度进行评价的工具之一。管理人员必须有强的质量意识并具备专业知识才能正确使用。管理者高度重视并有效指导是使用QA网络成功的关键。
QC工位表主要用于对重要的品质控制项目进行管理和控制。
品质改善的运作模式为PDCA,即计划、执行、检查、总结。PDCA是环环相扣,必须按步进行,不可逾越。同时每一次循环的结束,代表着品质的提升。其中总结为最重要的阶段,总结就是总结经验、肯定成绩、纠正错误及提出新的问题。
全面质量管理TQM,主要是将过去的事后检验,以把关为主,转变为事前预防改进为主,从管结果到管因素的转变过程。TQM的主要特点为:全面的质量管理、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质量管理的方法是科学的、多种多样的。
6σ品质管理,是生产品质的最终保证,在生产过程中降低产品及流程的缺陷次数,防止产品变异,提升品质。6σ是一个目标,这个质量水平意味的是所有的过程和结果中,99.99966%是无缺陷的,也就是说,做100万件事情,其中只有3.4件是有缺陷的,这几乎趋近到人类能够达到的最为完美的境界。
通过对精益生产中品质管理的学习,结合自身工作岗位实际情况,本人对工序的品质改善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上工序来板时,收板人员必须先进行抽检,确保没有重大品质问题的状况下才能收板过数;
2.加强对各岗位员工的品质质量管理方面的培训,提升品质意识及判定缺陷的能力,如此可增加员工在检验或生产过程中的自检能力,将问题解决在萌芽阶段,做到事前预防;
3.对于本工序检验出来的问题,需及时反馈至责任工序,督促责任工序进行相应改善。对于重特大品质问题,需上报工厂管理层,同时迅速组建相应的改善小组,小组成员由各部门人员组成,形成完整的QA网络体系,最终达成改善品质的目的;
4.通过对PDCA模式的认知,是需将后续的品质改善按此方式进行,先有周密的改善计划,彻底的执行力,真实的检验结果,认真的总结改善过程中的得与失。
5.6σ为本工序改善品质的终极目标,目前工序仍存在许多问题,但是相信通过统计分析问题,最终一定能达成99.99966%的目标。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新益为|精益管理视野鼓励原创行为,本文因转载众多无法找到原作者。如涉及版权,请联系电话023-67015863进行删除!
对于生产品质的管理,首先需做到以下几点:
1.工序自检;
2.上工序或供应商来料检验;
3.提升生产制造工艺,如通过设计DOE试验,获取最佳生产制作条件、参数;
QA网络的建设意义在于,品质不仅仅是品质部单一部门进行管理,而是通过工厂内各部门提升品质意识,全员参与,共同提升品质的过程。从事后把关变成事前预防,一旦生产过程处于控制状态,就要维持这种控制状态,才能保证品质。维持控制状态可以采用3种方法:操作者的更多的参与、统计过程控制、防错装置化。QA网络评价活动以制造部门为主,同时物流、品管、生产技术等部门连成一体共同实施。QA是对质量保证程度进行评价的工具之一。管理人员必须有强的质量意识并具备专业知识才能正确使用。管理者高度重视并有效指导是使用QA网络成功的关键。
QC工位表主要用于对重要的品质控制项目进行管理和控制。
品质改善的运作模式为PDCA,即计划、执行、检查、总结。PDCA是环环相扣,必须按步进行,不可逾越。同时每一次循环的结束,代表着品质的提升。其中总结为最重要的阶段,总结就是总结经验、肯定成绩、纠正错误及提出新的问题。
全面质量管理TQM,主要是将过去的事后检验,以把关为主,转变为事前预防改进为主,从管结果到管因素的转变过程。TQM的主要特点为:全面的质量管理、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质量管理的方法是科学的、多种多样的。
6σ品质管理,是生产品质的最终保证,在生产过程中降低产品及流程的缺陷次数,防止产品变异,提升品质。6σ是一个目标,这个质量水平意味的是所有的过程和结果中,99.99966%是无缺陷的,也就是说,做100万件事情,其中只有3.4件是有缺陷的,这几乎趋近到人类能够达到的最为完美的境界。
通过对精益生产中品质管理的学习,结合自身工作岗位实际情况,本人对工序的品质改善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上工序来板时,收板人员必须先进行抽检,确保没有重大品质问题的状况下才能收板过数;
2.加强对各岗位员工的品质质量管理方面的培训,提升品质意识及判定缺陷的能力,如此可增加员工在检验或生产过程中的自检能力,将问题解决在萌芽阶段,做到事前预防;
3.对于本工序检验出来的问题,需及时反馈至责任工序,督促责任工序进行相应改善。对于重特大品质问题,需上报工厂管理层,同时迅速组建相应的改善小组,小组成员由各部门人员组成,形成完整的QA网络体系,最终达成改善品质的目的;
4.通过对PDCA模式的认知,是需将后续的品质改善按此方式进行,先有周密的改善计划,彻底的执行力,真实的检验结果,认真的总结改善过程中的得与失。
5.6σ为本工序改善品质的终极目标,目前工序仍存在许多问题,但是相信通过统计分析问题,最终一定能达成99.99966%的目标。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新益为|精益管理视野鼓励原创行为,本文因转载众多无法找到原作者。如涉及版权,请联系电话023-67015863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