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结构如何实现精细化管理
来源/作者:网络 发布时间:2012年09月24日 阅读次数:次
集中优化已有资源,但董事长提出“重新功能划分”,结果原来有限的资源仍没有得到整合。因此可以看出,组织结构的模式很重要,我们有些企业还不大就得了大企业病,内部员工得不到很好的沟通、学习,内部资源得不到整合、优化,整体效益难以提升,组织结构设计不精细是主要原因。
精细化管理要求在组织机构方面实行精简化,去掉一切多余的环节和人员,实现从纵向减少层次,横向打破部门壁垒,将层次细分工,管理模式转化为分布式平行网络的管理结构,提高公司发现问题与解决处理问题的响应速度。
1.各种组织结构的优缺点
组织结构有6种不同的组织形式,这其中有传统的组织形式,也有它们的变种,还有新型的组织形式,下面着重介绍一下它们的优劣。等级职能模式这种模式就是传统组织图所描绘的组织模式。在这种体制中,由于有相近专业技能和思维模式的人被聚集到了一起,有利于专
业知识的积累,能够提高运作效率。但由于各部门的工作性质不同,容易造成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障碍,从而引起工作过程的破碎化。如果不想改变这种组织结构,又想理顺过程、提高组织绩效,可以尝试改进组织的绩效评价体系,用综合的、完整的绩效评
价和奖酬体系鼓励部门之间的整合。
职能制+过程管理者模式
这是等级职能模式的改进型,本质上还是职能制。这种模式是在维持职能制的同时,针对特定的核心过程组建一个管理小组,负责跨职能部门的协调。这个小组通常设在综合的参谋部门,或作为一个新的参谋部门出现。它对于业务过程有有限的控制权,它要通过说服和谈判来协调部门之间的活动。
这种模式是在满足过程再造需要和不打破原有组织构架之间的一种折中。所以,当改革组织体系阻力很大或条件不成熟时,可以尝试用这种改良的办法实施面向过程的改革。不过,如果该小组缺乏威信或权力不足,并且已经有效影响戒备森严的职能群体,那么整个努力都会白费。法国阿尔卡特公司曾在1990年前后组建独立的被称为“业务过程和信息系统”的参谋部门,并想靠它来促进过程意识,结果由于不能建立起权威和威信,在90年代中期解散,不得不进行更为激进的组织再造。
项目团队模式
项目团队是为了某个特定的业务目标,在一段特定的时间内组建的临时跨职能团队。该模式对于实现特定的目标是非常有效的。此外,还有助于激发集体的创造性,如在一些产品开发项目中的情形。其不足是,当团队解散、成员回到原部门时,团队所执行项目过程中形成的关于过程的知识(一个项目的全过程的相关知识)就容易丢失;另外,团队成员的职业发展也不能得到有效的保证。通过细化组织的知识和信息的管理以及加强部门之间的衔接等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这种模式的不足。许多研究与开发公司、咨询公司都采取这种组织形式。
矩阵组织模式
为了克服临时性团队的不足,可以创建一种永久性过程团队。这种过程团队叠加在现存的职能部门结构之上。不同的过程团队对不同的产品开发、生产、营销负责;职能部门则负责执行团队提出的计划,并为团队成员提供有效的职业发展、技能训练途径。不少组织为了适应过程再造,采用了这种模式。这种模式增加了组织结构的复杂性,职能部门和团队冲突的机会增多了。生产计算机硬盘的企业——美国昆腾公司采用了这种模式,为了对付潜在的冲突,通过各种创新性机制,在过程团队和职能部门之间建立一种协调效应。例如,专门安排资深的经理人员充当团队与职能部门的联络员。又如,改进业绩考评制度,引入联合责任指标,以促进职能部门对团队的支持,增进它们之间的协同。
矩阵制组织结构
矩阵制组织结构是一种扁平的组织模式:用过程团队完全取代职能部门,就是扁平组织模式。海尔的市场链再造就是这种模式。施乐公司在1991~1992年之间,也在各个事业部内部建立起了若干完全取代职能部门的业务团队。图2扁平组织模式由于这种模式直接面向过程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所以,许多企业采取了这种改革方案。由于只有职能部门才能为职能性技能和知识的发展提供最为有效的场所,许多公司的水平组织模式并不彻底,也有的公司在改革后不久,又重新恢复或部分地恢复了其职能部门。
大过程小职能模式
为了克服以上5种模式的不足,出现了大过程小职能模式。这是一种新型的模式,是对矩阵模式的改良。该模式承认面向过程的必要性。与矩阵组织相比,其过程团队的职责扩大了,要全面负责创造顾客价值的任务,职能部门职责缩小了,则只负责知识的传播。职能部门负责总结知识并向员工传授知识,为知识在过程团队中的应用确立准则。所以,职能部门更像一个学校。员工周期性地回到职能部门,其主要任务是:通过获取知识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通过从过程团队中带回知识来增大职能知识库。
本田公司的做法接近这种模式。该公司的工程师们轮流在工程职能部门和开发团队中工作。在工程职能部门,他们学习复杂的工程技能;在开发团队,他们把所学习到的知识应用于创造价值的过程。一些软件开发公司也采用这种模式。软件工程师们大部分时间在跨职能团队里工作,然后定期或根据需要返回到知识中心去学习新的知识,如Java语言。
网络式组织模式
网络式组织结构是一种最近出现的新型结构形式。严格说来,这种形式更像是组织之间的协作形式。其特点是:组织只保留从事关键业务的机构部门,其他职能则以合同为基础交给协作单位,以便于组织集中精力做最擅长的工作。
组织将产品生产、销售、广告业务等通过合同关系交与其他协作组织,自己只保留很小的中心部门。这种组织结构形式能够使管理者集中精力从事主要业务,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另外由于人员较少,使费用支出降低。但是因为与其他组织的协作关系较为复杂,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讲,管理者的主要工作是进行协调和控制这些外部关系。这种形式既适合于大型组织,也适合于小型组织。
案例分享
应届毕业生小林早上要去参加招聘会,正当他拿起背包要走时,发现个人简历还没拿,便急忙去取,谁知不小心把桌子上的水杯弄翻了,浇湿了简历,为了赶时间,他也顾不了那么多了,把简历往背包里一塞就前去招聘现场。当小林被一家非常著名的企业看中让他面试时,招聘人员问了他三个问题,便要了他的个人简历。
但拿出来时小林才发现,自己的个人简历已经不成样子,于是自己便把它尽可能弄平整,交了过去。望着这份伤痕累累的简历,招聘
人员脸上晴转多云,但还是收下了。
三天后,小林去该企业人力资源部参加了第二次面试,他表现得非常活跃。从现场操作到对产品的模拟口头推介,小林都完成得很好,而且他思路清晰,对一些问题有独到见解。当走出办公室时,一位工作人员对他说,你是今天面试人员中最出色的一位。
面试后过了一周,小林依然没有收到录取的音讯。于是他便打电话问询情况。工作人员告诉他:其实负责招聘的主管对你很满意,但老总后来看了你的简历时说,连一份简历都保管不好的人,是很难担当大任的。简历实际上代表着个人形象,把一份“不修边幅”的简历送出去是不负责任的。
要展现自己优秀的一面需要花很大的功夫,它需要每一个细节都拿捏得当;然而,要毁掉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印象却很容易,只要一个细节就可以了。
一个细节可以让一个人失掉一份良好的工作,这个代价还不算太大。但一个细节的忽视使一个企业失去良好商机,这种情况也很常见。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新益为|精益管理视野鼓励原创行为,本文因转载众多无法找到原作者。如涉及版权,请联系电话023-67015863进行删除!
精细化管理要求在组织机构方面实行精简化,去掉一切多余的环节和人员,实现从纵向减少层次,横向打破部门壁垒,将层次细分工,管理模式转化为分布式平行网络的管理结构,提高公司发现问题与解决处理问题的响应速度。
1.各种组织结构的优缺点
组织结构有6种不同的组织形式,这其中有传统的组织形式,也有它们的变种,还有新型的组织形式,下面着重介绍一下它们的优劣。等级职能模式这种模式就是传统组织图所描绘的组织模式。在这种体制中,由于有相近专业技能和思维模式的人被聚集到了一起,有利于专
业知识的积累,能够提高运作效率。但由于各部门的工作性质不同,容易造成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障碍,从而引起工作过程的破碎化。如果不想改变这种组织结构,又想理顺过程、提高组织绩效,可以尝试改进组织的绩效评价体系,用综合的、完整的绩效评
价和奖酬体系鼓励部门之间的整合。
职能制+过程管理者模式
这是等级职能模式的改进型,本质上还是职能制。这种模式是在维持职能制的同时,针对特定的核心过程组建一个管理小组,负责跨职能部门的协调。这个小组通常设在综合的参谋部门,或作为一个新的参谋部门出现。它对于业务过程有有限的控制权,它要通过说服和谈判来协调部门之间的活动。
这种模式是在满足过程再造需要和不打破原有组织构架之间的一种折中。所以,当改革组织体系阻力很大或条件不成熟时,可以尝试用这种改良的办法实施面向过程的改革。不过,如果该小组缺乏威信或权力不足,并且已经有效影响戒备森严的职能群体,那么整个努力都会白费。法国阿尔卡特公司曾在1990年前后组建独立的被称为“业务过程和信息系统”的参谋部门,并想靠它来促进过程意识,结果由于不能建立起权威和威信,在90年代中期解散,不得不进行更为激进的组织再造。
项目团队模式
项目团队是为了某个特定的业务目标,在一段特定的时间内组建的临时跨职能团队。该模式对于实现特定的目标是非常有效的。此外,还有助于激发集体的创造性,如在一些产品开发项目中的情形。其不足是,当团队解散、成员回到原部门时,团队所执行项目过程中形成的关于过程的知识(一个项目的全过程的相关知识)就容易丢失;另外,团队成员的职业发展也不能得到有效的保证。通过细化组织的知识和信息的管理以及加强部门之间的衔接等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这种模式的不足。许多研究与开发公司、咨询公司都采取这种组织形式。
矩阵组织模式
为了克服临时性团队的不足,可以创建一种永久性过程团队。这种过程团队叠加在现存的职能部门结构之上。不同的过程团队对不同的产品开发、生产、营销负责;职能部门则负责执行团队提出的计划,并为团队成员提供有效的职业发展、技能训练途径。不少组织为了适应过程再造,采用了这种模式。这种模式增加了组织结构的复杂性,职能部门和团队冲突的机会增多了。生产计算机硬盘的企业——美国昆腾公司采用了这种模式,为了对付潜在的冲突,通过各种创新性机制,在过程团队和职能部门之间建立一种协调效应。例如,专门安排资深的经理人员充当团队与职能部门的联络员。又如,改进业绩考评制度,引入联合责任指标,以促进职能部门对团队的支持,增进它们之间的协同。
矩阵制组织结构
矩阵制组织结构是一种扁平的组织模式:用过程团队完全取代职能部门,就是扁平组织模式。海尔的市场链再造就是这种模式。施乐公司在1991~1992年之间,也在各个事业部内部建立起了若干完全取代职能部门的业务团队。图2扁平组织模式由于这种模式直接面向过程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所以,许多企业采取了这种改革方案。由于只有职能部门才能为职能性技能和知识的发展提供最为有效的场所,许多公司的水平组织模式并不彻底,也有的公司在改革后不久,又重新恢复或部分地恢复了其职能部门。
大过程小职能模式
为了克服以上5种模式的不足,出现了大过程小职能模式。这是一种新型的模式,是对矩阵模式的改良。该模式承认面向过程的必要性。与矩阵组织相比,其过程团队的职责扩大了,要全面负责创造顾客价值的任务,职能部门职责缩小了,则只负责知识的传播。职能部门负责总结知识并向员工传授知识,为知识在过程团队中的应用确立准则。所以,职能部门更像一个学校。员工周期性地回到职能部门,其主要任务是:通过获取知识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通过从过程团队中带回知识来增大职能知识库。
本田公司的做法接近这种模式。该公司的工程师们轮流在工程职能部门和开发团队中工作。在工程职能部门,他们学习复杂的工程技能;在开发团队,他们把所学习到的知识应用于创造价值的过程。一些软件开发公司也采用这种模式。软件工程师们大部分时间在跨职能团队里工作,然后定期或根据需要返回到知识中心去学习新的知识,如Java语言。
网络式组织模式
网络式组织结构是一种最近出现的新型结构形式。严格说来,这种形式更像是组织之间的协作形式。其特点是:组织只保留从事关键业务的机构部门,其他职能则以合同为基础交给协作单位,以便于组织集中精力做最擅长的工作。
组织将产品生产、销售、广告业务等通过合同关系交与其他协作组织,自己只保留很小的中心部门。这种组织结构形式能够使管理者集中精力从事主要业务,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另外由于人员较少,使费用支出降低。但是因为与其他组织的协作关系较为复杂,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讲,管理者的主要工作是进行协调和控制这些外部关系。这种形式既适合于大型组织,也适合于小型组织。
案例分享
应届毕业生小林早上要去参加招聘会,正当他拿起背包要走时,发现个人简历还没拿,便急忙去取,谁知不小心把桌子上的水杯弄翻了,浇湿了简历,为了赶时间,他也顾不了那么多了,把简历往背包里一塞就前去招聘现场。当小林被一家非常著名的企业看中让他面试时,招聘人员问了他三个问题,便要了他的个人简历。
但拿出来时小林才发现,自己的个人简历已经不成样子,于是自己便把它尽可能弄平整,交了过去。望着这份伤痕累累的简历,招聘
人员脸上晴转多云,但还是收下了。
三天后,小林去该企业人力资源部参加了第二次面试,他表现得非常活跃。从现场操作到对产品的模拟口头推介,小林都完成得很好,而且他思路清晰,对一些问题有独到见解。当走出办公室时,一位工作人员对他说,你是今天面试人员中最出色的一位。
面试后过了一周,小林依然没有收到录取的音讯。于是他便打电话问询情况。工作人员告诉他:其实负责招聘的主管对你很满意,但老总后来看了你的简历时说,连一份简历都保管不好的人,是很难担当大任的。简历实际上代表着个人形象,把一份“不修边幅”的简历送出去是不负责任的。
要展现自己优秀的一面需要花很大的功夫,它需要每一个细节都拿捏得当;然而,要毁掉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印象却很容易,只要一个细节就可以了。
一个细节可以让一个人失掉一份良好的工作,这个代价还不算太大。但一个细节的忽视使一个企业失去良好商机,这种情况也很常见。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新益为|精益管理视野鼓励原创行为,本文因转载众多无法找到原作者。如涉及版权,请联系电话023-67015863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