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和民营企业搞好班组建设
来源/作者:未知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25日 阅读次数:次
班组企业最基本的生产单位,也是各项企业管理工作的最终落脚点,班组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执行力和竞争力,关系到企业生产任务的完成和各项经济指标的实现。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以及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中小和民营企业粗放的班组建设模式已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及管理者认识到,通过精细化管理,降低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是企业持续发展,立于不败之地的必由之路。
一、当前中小和民营企业班组建设存在一些不足
1.企业老师对班组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企业老板的重视程度是班组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许多民营企业老板是做业务出身的,进取心强,业务扩张快,在新厂房基建、设备购置方面投资力度大,而对生产班组建设重视不足。
不少企业的车间、班组管理人员大部分由老板的亲戚、同学、老乡等亲担任,班组管理方式简单、粗放。关系盘根错节,工作氛围沉闷,推诿扯皮现象严重,员工流失率高,产品质量,交期难以保证。经常加班,赶货,往往困倦于忙和乱的怪圈之中,而不把班组建设工作提上日程。
2.班组长素质有待提高,缺少现代化管理方法从一些中小、民营企业的班组长构成情况看,能保留以下两类,一是生产技术型,往往把生产技能比较高的员工指定为班组长,这种类型班组长,只是在生产技术方面的特长,而缺少现代化管理方法。二是听命型,从企业开始成立时,就跟老板或上司一起工作,时间长了,被提升为班组管理人员。只听命于领导,与班组成员缺少沟通,班组长的作用发挥得不好。
这两类班组长缺少沟通和团队建设的能力,影响了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和忠诚度,造成员工流动大,积极性不高。对于新时代的员工和新问题不知如何解决,往往在困倦中生存。而且更可怕的是遗留下来的不安全感和不稳定感,使得员工心态不稳,进而引发“跳槽”,整个员工队伍士气低落。
3.班组管理不规范,尚处于粗放型阶段
班组管理制度少或者太多,且不适用,有的班组甚至没有制度和作业标准,班组管理还处在“人治”的粗放型阶段,无法与产品性质、员工素质相适应。
民营企业在初创期不注重管理的规范化,采取家长式管理或经验管理,容易造成管理不到位,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差,成本高。做大后的民企也容易犯另一个毛病,就是管理制度一大堆,既繁琐又不衔接,不考虑制度的有效性和管理的主要环节,抓不住主要矛盾,反而造成了管理效率的低下和现场浪费多。
4.缺乏竞争激励机制
传统的班组考核,主要是对班组工作的现场和指标进行检查,无任何竞争机制的引入从而导致应付检查的现象经常出现,考核结果也存在着“轮流坐庄”的弊端,进而使班组长工作热情受挫,班组成员自主学习积极性不高、竞争意识不强、工作中得过且过,在车间无法形成“比、学、赶、帮”的良好氛围,严重制约着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
二、中小和民营企业班组建设的途径
1.转变观念,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企业经验
中国改革开放已经30多年了,在民营企业中唱主角的仍然是中小型企业,它们取得了丰硕的业绩,这些业绩的背后是企业老板,在数万中小企业老板的背后,有一些安于“中小程度”的成功的心态,主要表现在信念顽固或过度自信,不愿意接受或借鉴先进企业的经验。
我们要抱着虚心的态度去学习,要有一种空杯的心态。
在学习之前,我们自己要倒掉一些自以为成功的东西,留出一些空间,那是完全必要的。
2.对班组长进行培训和教育,全面提高其管理技巧
企业要通过采取建立共同愿景、构筑学习平台、加强管理知识培训等措施,引导班组长通过持续学习来增强个人素质,实现个人价值,促进班组管理不断向纵身发展。
班组长积极主动建议企业组织班组管理技能等培训,学习先进企业的班组管理经验,选择讲师时,一定要注意找有实战经验的老师,当然,也可购买相关书籍学习。
3.班组管理向精细化方向推进
实施班组精细化管理,对生产要素的全面、精确、细化的管理,从而消除工作中的浪费,为企业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它能细化到对员工的每一个动作以及每一滴水实施管理。
实现精细化从制度管理开始,并引进先进的管理方法,如IE、精益生产LP、TPM、6S等。
4.建立班组激励考核机制
制订班组工作的激励考核办法,把班组的所有工作列入激励考评范围,写进班组管理制度,使班组人员尝到“正确做事、做正确的事”的好处;彻底克服那种只罚不奖的考核办法,及时表扬和宣传先进,鞭策落后,将个人考核情况公开在班组宣传栏,增强班组管理的透明度,培养组员的荣辱感。并将在班组内形成“赶、帮、超”的良好氛围,打造一流的班组团队。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新益为|精益管理视野鼓励原创行为,本文因转载众多无法找到原作者。如涉及版权,请联系电话023-67015863进行删除!
一、当前中小和民营企业班组建设存在一些不足
1.企业老师对班组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企业老板的重视程度是班组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许多民营企业老板是做业务出身的,进取心强,业务扩张快,在新厂房基建、设备购置方面投资力度大,而对生产班组建设重视不足。
不少企业的车间、班组管理人员大部分由老板的亲戚、同学、老乡等亲担任,班组管理方式简单、粗放。关系盘根错节,工作氛围沉闷,推诿扯皮现象严重,员工流失率高,产品质量,交期难以保证。经常加班,赶货,往往困倦于忙和乱的怪圈之中,而不把班组建设工作提上日程。
2.班组长素质有待提高,缺少现代化管理方法从一些中小、民营企业的班组长构成情况看,能保留以下两类,一是生产技术型,往往把生产技能比较高的员工指定为班组长,这种类型班组长,只是在生产技术方面的特长,而缺少现代化管理方法。二是听命型,从企业开始成立时,就跟老板或上司一起工作,时间长了,被提升为班组管理人员。只听命于领导,与班组成员缺少沟通,班组长的作用发挥得不好。
这两类班组长缺少沟通和团队建设的能力,影响了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和忠诚度,造成员工流动大,积极性不高。对于新时代的员工和新问题不知如何解决,往往在困倦中生存。而且更可怕的是遗留下来的不安全感和不稳定感,使得员工心态不稳,进而引发“跳槽”,整个员工队伍士气低落。
3.班组管理不规范,尚处于粗放型阶段
班组管理制度少或者太多,且不适用,有的班组甚至没有制度和作业标准,班组管理还处在“人治”的粗放型阶段,无法与产品性质、员工素质相适应。
民营企业在初创期不注重管理的规范化,采取家长式管理或经验管理,容易造成管理不到位,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差,成本高。做大后的民企也容易犯另一个毛病,就是管理制度一大堆,既繁琐又不衔接,不考虑制度的有效性和管理的主要环节,抓不住主要矛盾,反而造成了管理效率的低下和现场浪费多。
4.缺乏竞争激励机制
传统的班组考核,主要是对班组工作的现场和指标进行检查,无任何竞争机制的引入从而导致应付检查的现象经常出现,考核结果也存在着“轮流坐庄”的弊端,进而使班组长工作热情受挫,班组成员自主学习积极性不高、竞争意识不强、工作中得过且过,在车间无法形成“比、学、赶、帮”的良好氛围,严重制约着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
二、中小和民营企业班组建设的途径
1.转变观念,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企业经验
中国改革开放已经30多年了,在民营企业中唱主角的仍然是中小型企业,它们取得了丰硕的业绩,这些业绩的背后是企业老板,在数万中小企业老板的背后,有一些安于“中小程度”的成功的心态,主要表现在信念顽固或过度自信,不愿意接受或借鉴先进企业的经验。
我们要抱着虚心的态度去学习,要有一种空杯的心态。
在学习之前,我们自己要倒掉一些自以为成功的东西,留出一些空间,那是完全必要的。
2.对班组长进行培训和教育,全面提高其管理技巧
企业要通过采取建立共同愿景、构筑学习平台、加强管理知识培训等措施,引导班组长通过持续学习来增强个人素质,实现个人价值,促进班组管理不断向纵身发展。
班组长积极主动建议企业组织班组管理技能等培训,学习先进企业的班组管理经验,选择讲师时,一定要注意找有实战经验的老师,当然,也可购买相关书籍学习。
3.班组管理向精细化方向推进
实施班组精细化管理,对生产要素的全面、精确、细化的管理,从而消除工作中的浪费,为企业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它能细化到对员工的每一个动作以及每一滴水实施管理。
实现精细化从制度管理开始,并引进先进的管理方法,如IE、精益生产LP、TPM、6S等。
4.建立班组激励考核机制
制订班组工作的激励考核办法,把班组的所有工作列入激励考评范围,写进班组管理制度,使班组人员尝到“正确做事、做正确的事”的好处;彻底克服那种只罚不奖的考核办法,及时表扬和宣传先进,鞭策落后,将个人考核情况公开在班组宣传栏,增强班组管理的透明度,培养组员的荣辱感。并将在班组内形成“赶、帮、超”的良好氛围,打造一流的班组团队。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新益为|精益管理视野鼓励原创行为,本文因转载众多无法找到原作者。如涉及版权,请联系电话023-67015863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