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超能力 提高竞争力 TEL:4006-023-060
当前位置:首页 > 精益知识 > 5S管理 >
6S现场管理在我校的探索与研究
来源/作者:未知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17日 阅读次数:
        一、6S现场管理运用在工学结合课程模式中的科学认识
  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应该是“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完成学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职业教育要想实现就业导向,就意味着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学会工作,即有能力完成企业要求的实际工作任务,获得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积累初步的工作经验。因此,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工作”与“学习”一体化的综合发展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工学结合课程的工作任务是学生用来学习的工作任务,即:学习内容不再是脱离具体工作情境和工作过程的点状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二,工学结合课程的目的是学会工作。学生只有亲自完成过一项或多项工作任务后才有可能学会工作,用职业教育课程理论的术语来说,就是要让学生亲自经历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对于多数实践性职业来说,工作过程是由工作的组织方式、工作内容以及主观工作能力来决定的,是一个综合的、时刻处于运动状态的、但结构相对固定的系统,外部对工作过程的影响力十分有限。工作过程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结构要完整,二是工作要涉及工作过程的所有要素。
  首先,不管在什么领域,所有职业的工作过程的结构大体上是相同的,一般都可以简要地划分为四个阶段:确认工作任务,计划,实施,检查、评价与结果记录。我们在课程实施中应明确设计出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及其每一个重要的环节,应尽可能让学生全部经历这四个阶段。
  其次,工学结合课程的实施,应当将教学活动与工作活动在一个尽量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整合起来,为今后在典型的职业情境中完成任务做准备。
  由此看来,工学结合的课程模式,首先应当设计一个尽量真实的工作环境(同时也是学习环境),在这个工作(学习)环境中给学生一个具体的工作任务,要求学生取得一个特定的工作成果。日本企业普遍采用的一种5S现场管理方法,现已在世界许多国家得到推广应用形成了6S(7S、8S、9S)。开展6S现场管理有助于改善物质环境,提高职工素质,对提高工作效率,保证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职业学校来说,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在学制方面主要是,学生第一、二学年为全日制的学习阶段,第三学年在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因此,6S现场管理(主要是企业流水线生产过程运行状况的现场管理和监控)在职业学校工学结合课程模式中运用很有意义。
  二、6S现场管理在工学结合课程模式中运用的必要性分析
  1、能为学生创设和谐的学习生活情境。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与安全,主要是确保现场无杂物,保障安全,对生产现场需要留下的物品进行科学合理的布置和摆放,以便用最快的速度取得所需之物,自己使用的物品,如设备、工具等,要自己清扫,而不要依赖他人,从而消除发生安全事故的根源,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使他们能愉快地工作。而职业学校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即是一种企业,虽“6S”是现代企业普遍推行的一种重要管理方法,但职业教育是直接为企业培养所需人才。所以,依照“6S”现场管理的理念,学生要有良好的习惯和素质,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企业的管理要求。而教室和宿舍是学生学习生活的空间,教室和宿舍的情境,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实践证明,一个文明、整洁、优美的环境,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唤起学生拼搏和竞争的意识,从而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激发学生热爱学校,以此增强集体的凝聚力与战斗力。这样,学生学习生活环境的绿化、净化、美化,能让学生终身受益。
  (二)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6S”现场管理的核心和精髓是“修身”,说明个人素养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而“修身”即教养,努力提高自身的修身,养成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的习惯和作风,这是“6S”活动的核心内容。所以,要抓“6S”现场管理,就要始终着眼于提高人的素质。职业学校的学生尤其需要一种有利于激发学生自我表现意识的和谐、民主的、受尊重的氛围。这也要求职业学校在平时的管理中,要教育学生有自主创新精神,要学会思考、学会学习,要贵在自觉,完成自己应完成的任务,养成现代化大生产所要求的遵章守纪、严格要求的习惯。
  (三)能提高学生间的团队协作能力。在信息化社会,现代企业快速发展,对员工间的协作能力和标准要求更高。借鉴“6S”现场管理,要不断加强学生间的协作能力培养。学校的每位教育者,就要时刻把学生的利益放在首位,为了学生的生存、发展,关注学生成长,培养学生协作意识。让他们在这种群体活动中提高认知能力,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使其内在的潜能得以挖掘,交流的能力大为增强。从而,让学生们在学习中协作、创新、发展,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生存、发展的前提,否则将为强烈竞争的社会淘汰。
  三、6S现场管理在工学结合课程模式中实践的可行性分析
  1、职业学校的实训教学给6S现场管理提供了实践平台。
  职业学校在日常的实训教学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是:要查找和使用以前的某些图纸、资料、元器件、仪器、仪表等,往往翻箱倒柜,东找西找的找不到,很大一部分时间浪费在寻找上面,影响了工作效率的提高。我校实施6S现场管理可以使学生学会保持工作场地分类有序、宽敞整洁,大大减少寻找资料和物品的时间,这样就会使工作效率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2、职业学校的实训过程的安全需要用6S现场管理有效地确保。
  职业学校无论在校的正常实习还是顶岗实习,都主要面对企业的各种设备和操作车间,势必存在机器有可能涉及到人身安全的危险源,那么确保安全是职业学校顶岗实习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6S现场管理后,可以让学生学会各种标识的使用,有效地防止了误用、误送。同时,学生在宽敞、明亮的工作环境中实习也会从心理上感到愉快,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为学生顶岗实习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安全保障。
  3、企业要求工作产品的标准化质量需要学生具有品质意识。
  通过实施6S现场管理,学生要学会将出差、参加会议等得到的技术资料统一管理、资源共享,使各种文件、资料、图纸管理规范化。这样也会给产品的设计带来了不可比拟的方便。同时,在工作中学生也应该按照6S现场管理标准工作,把6S现场管理的理念带到工作产品的设计中,并及时对电子文档进行整理等,力求设计完美高质。所以,职业学校学生能把6S管理现场的习惯贯穿于工作的方方面面,就可以在以后生产过程中提高产品的标准化质量。
  4、6S现场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素养”是6S现场管理最终要达到的目的。随着6S现场管理的实施与不断深入,素养的提升要从口头上落实在行动上。顶岗实习的学生可以认识到工作不仅要认真、细致、热情,还要不断地学习、总结、改进,提高自己的工作态度和职业素养。只有在各自的工作中自觉地做到现场环境干净整洁有序,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才能逐渐形成了一种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工作氛围,也才能进一步增强集体荣誉感,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
  四、结合我校实际提出几点6S的具体措施与实践研究
  1、选取专业试点,积累实施经验。我们根据目前师资现状和实训实习条件,充分考虑社会对相关专业的用工要求,决定将每学期安排的值日劳动周的学生中进行6S现场管理教育的试点。在值日劳动周前一个星期我选派职业指导教研组的部分老师编写培训讲义,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进行6S现场管理知识的集中培训,制定训练标准由值班班主任组织统一训练,适时进行调整与完善。现在我们以必修课程的形式主要在06秋高级数控班开设了6S现场管理知识,严格按照企业化的标准进行培养,从目前企业反馈的情况看,该班毕业生有1/4的学生走上了初级管理的岗位,为我校今后6S现场管理教育的全面展开奠定了基础。
  2、调整课程设置、转变培养模式。职业能力可分为从业能力和关键能力。从业能力由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和专业能力构成,关键能力是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进一步发展。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内容应从知识学习、能力形成(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态度养成三项单项能力入手进行组织,形成最优的课程结构。基于此,我们改变传统的基础课程设置模式,在技师班级选修了6S现场管理知识一体化教学课程。理论课程和实训课程的比例实现1:1,即一次理论课程,一次实训课程,并使理论课程和实训课程保持同步。理论课程一位老师任主讲教师主要分期讲述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TKETSU)、素养(SHITSUKE)、安全(SAFETY)的基础知识、推行要领、实施方法、经典案例、考核办法、训练记录与申诉以及标语的制作与悬挂等;实训课程实行分组辅导教学,在学校选定办公区域、生活区域和实训车间区域三块训练场所,要求操作内容达到与企业生产作业相接轨。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按照分类,实行单一模块化学习。在每个模块学习结束后,辅导老师与学生组成评审组共同进行考核,考核合格的学生取得该模块相应等级分数,不合格学生延长训练直到合格,对分数有异议的学生可以到老师组成的评委会进行申诉。这样让学生切实体会到工学结合的零距离,为走上工作岗位做好了准备。今后我校将进一步加大教学模式改革的力度,以更好地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
  3、完善相适应的学分制,建立弹性学习制度。传统的“学分制”要求学生必须修满足够学分才可毕业,但学生获取学分的途径单一,而且学业周期相对固定。我们在已制定了比较完善的教学计划基础上,进一步推行6S现场管理“学分制”教学制度。主要选择新学期报到迟一周以上的、未参加军训的和学期中请假一周以上的学生,因学生错过了入学教育时间给其提供一个自由学习的补救机会,让学生通过选修形式或者专修形式来完成6S现场管理的考核标准,分阶段完成,使学生达到入学教育的学分即为合格。
  实践证明,这种6S现场管理知识弹性学制的学习制度,能够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灵活性;更能有效地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使学生自觉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和竞争能力,为学生就业和生涯发展提供更扎实的基础和广泛的选择机会。
  4、改革考核模式,强化校企合作。我们认为,当前职业教育发展形势下,传统的理论考试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发展需要,严谨有效的实训考核成为发展的主流。为此,学校对参加顶岗实习又多次补考不合格的学生,进行6S课程实训设计,利用假期集中组织训练,采用学分模块置换的形式,通过专业基本技能训练和职业态度训练两大类模块的5到10个子模块组织实施,即机械类专业学生凡两门以上课程补考不合格的学生按先数控、后机械的专业基本训练、再到6S现场管理的顺序参加培训;电子类、计算机类学生有一门课程或者以上补考不合格的一律参加6S现场管理培训。只要每个模块培训合格就可以置换相应补考学科学分,顺利进入顶岗实习程序。同时,在考核过程中,除了有学校安排的专门教师外,还积极邀请企业或相关技术专长人员参与评鉴,使考核社会化、一体化,更具有客观权威性,真实体现学生的操作素养。符合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需求,也是教育教研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但是,学校对实训设备的投入毕竟是有限的,很难满足更大批量的学生实训实习的需求。为此,学校与企业进行联合办学或达成合作意向,作为学生的实训基地或提供上岗实习的机会。这样把企业严谨的生产方式引入教学,既缩短教学和生产之间的距离,又增加学生实训机会,提高了学生操作技能水平。
  5、强化职业态度,提高职业意识。在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下,特别是教学计划中生产实习和顶岗实习的安排,使学生有了更多的接触社会、介入企业的机会,如何摆正自我职业态度的定位成为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下学生必须面对的一个关键问题。我们对学生进行职业态度教育时,除了进行基本素质教育如道德与法律意识等之外,还致力运用6S现场管理知识中的素养、安全知识训练来提高学生的职业意识。以往学生在了解企业文化、熟悉企业规章制度方面的意识淡薄,实习期间对企业缺乏认同感。通过对6S现场管理知识的培养,让学生认识到企业对素养要求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好习惯、遵守规则的员工;提高员工的文明礼貌水准;营造团队精神。让学生认识到“工作为了生活好,安全为了活到老”,安全是所有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保障。所以,我们在6S现场管理的实训岗位上要求学生体现较强的责任感、敬业精神和与他人的协作意识,强化学生行为礼仪、基本文化素养和基本职业道德的职业意识,使学生更符合不同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在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下实现学校、学生与企业形成三位一体的顺利接轨。
  总之,工学结合是符合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6S现场管理的运用更是工学结合改革和发展的创新与突破。其实,6S现场管理培训的教育过程是重塑生命的过程、是升华学生素质的过程,对学生们来说更是就业路上心灵的洗礼。我校将在今后的实践中从方法上寻求新突破,从方式上激发学生新热情,引导到学生成功地走上职场,以期取得更为丰硕的教育成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新益为|精益管理视野鼓励原创行为,本文因转载众多无法找到原作者。如涉及版权,请联系电话023-67015863进行删除!

5S咨询 6S咨询 7S咨询 5S管理咨询 6S管理咨询
7S管理咨询 5S现场管理咨询 6S现场管理咨询 7S现场管理咨询 5S咨询公司
6S咨询公司 7S咨询公司 5S管理咨询公司 6S管理咨询公司 7S管理咨询公司
5S现场管理咨询公司 6S现场管理咨询公司 7S现场管理咨询公司 5S培训 6S培训
7S培训 5S管理培训 6S管理培训 7S管理培训 5S现场管理培训
6S现场管理培训 7S现场管理培训 5S培训公司 6S培训公司 7S培训公司
5S管理培训公司 6S管理培训公司 7S管理培训公司 5S现场管理培训公司 6S现场管理培训公司
  • 张老师
  • 王老师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