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某某集团的6S管理体系
来源/作者:未知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15日 阅读次数:次
某某集团,是以水泥,机械,电力等形成了若干条线,并以上市公司为企业平台,一边整合金融资源,一边进行行业研究,整合于下面的子公司。作为一家资产规模近千亿的大企业,某某公司经半个多世纪的变迁形成了一个业务多元化的控股架构的企业集团,我们习惯地称之为多元化企业。
某某的子公司非常庞大,某某的这种多元化的策略,乍看起来过于多元化,但是它的多元化一直作的非常的好,其中,就是贯彻了“集团多元化、利润中心专业化”的整体战略。
我们透过一个分析就会发现,某某的母子公司管控体系,不是通过一条线,两条线孤立的和子公司之间产生连接,而是从业务战略体系的六个层面,把下面的子公司横切竖切,每一个子公司又有六个层面来直接和总部之间互动,也就是说,子公司和母公司之间打造了非常好的整体感。
如何构筑整体感,如何使子公司哪怕处于一个很局部的单元,但一旦进入到母公司体系中,就可以跳脱、超越局部的本位主义,就可以站在集团高度来看问题。事实上,从组织智商这个角度来讲的话,某某的产业扩张战略以及6S管理体系从根本上起了这种价值。
2.某某的产业扩张战略
借资本优势大肆购并,打破行业自然整合的节奏,快速成为行业垄断者,谋取高于行业平均利润率的回报率,并左右行业发展方向。
在进行产业扩张时,某某也制定了自己的产业选择标准,如下所示:
(1)产业进入策略
某某在产业发展中遵循一个基本规律:用金融资本整合产业资本,走一条收购、兼并、整合的扩张之路,用控股公司方式进入不同的产业,不是按传统方式把一个行业从零开始做大,直到向相关行业扩张,而是像某某水泥、某某啤酒一样先打包上市,从中拿到资金,再加大本业的投资。
(2)产业整合策略
某某公司的并购策略不是简单的股权收购,而是收购后将其进行有效的整合使其真正成为某某集团中的有效组成部分。在注入资本的同时,某某向被兼并企业输入先进的技术、管理以及独特的企业文化理念,大量置换被并购公司管理层也是某某经常采用的策略。
(3)标杆管理策略
在具体产业运营上,某某采取标杆管理策略,开展行业比较和标杆学习,通过关键业绩指标比较,找出自己与竞争对手存在差距的地方,从而进一步推动利润中心的专业化经营和战略细化,提升经营效率和回报率。
3.利润中心6S管理体系措施
1999年,某某在分析自身特点的基础上,建立了6S管理体系,其目的是使某某的管理模式与集团股权复杂和业务繁多等具体情况相适应,由管理法人企业转到管理主要业务与资产上来;由分别多元化管理,转变到各自专业化管理上来,最终通过行业整合,推进集团和利润中心发展战略的实施。具体包括利润中心编码制度、报表管理制度、预算管理制度、业务评价体系、审计体系、经理人考核体系等六个部分。
6S管理体系既是一个行业分类组合体系,也是一个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是一个综合信息管理体系,也是一个业务监测体系,还是一个评价与考核体系。它建立在战略管理理论的基础之上,以战略业务单元为出发点,以全面预算为切入点,以管理信息为关注点,以内部审计为支持点,以评价考核为落脚点。
(1)制定了业务战略体系
以多元化控股下的专业化管理为基本框架,突破股权与财务架构,在该集团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将集团及属下公司按战略管理的原则划分为战略业务单元(SBU),各利润中心任何一项业务经营的好坏都能按战略进行检讨。每个SBU必须是可制定战略、可执行战略的单位。只有更加专业化,符合集团总体战略要求的业务单元,才可能进入SBU序列。设立SBU是利润中心进一步专业化发展的需要,也是落实集团总体战略的重要基础。
(2)全面预算管理
在利润中心行业分类和发展战略的基础上,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将发展战略细化为年度经营目标,并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个业务单元的日常经营上,借以进行过程控制。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将竞争战略所要实现的中长期财务目标值,如营业额、利润、资产回报率等通过预算层层分解,成为年度指标、季度指标,最终落实到利润中心中的每个单位、每个人身上,确保战略目标的实现。全面预算以战略为导向,兼顾长期发展战略目标和短期业务经营目标,上下结合不断反复修正,成为保证战略实现的重要环节。在对待预算的态度上,公司强调过程的重要性,业绩结果与预算越接近,说明对市场和内部运营的把握越准确,说明该企业的专业判断力和专业化管理水平越高。
(3)管理报告体系
在战略执行过程中,每个利润中心定期进行管理分析和编制管理报告,并汇总成为集团总体管理报告,作为战略执行的检讨和重大决策的依据。管理报表不同于对外的财务会计报表,而是一个层次清晰内容直观的内部报表,能够反映每一个战略业务单元的业务特点,并同时兼顾结果控制与过程控制。各利润中心报表按行业特点对市场竞争战略进行检讨,集团和利润中心同时监测战略目标与业务经营目标的执行过程和结果。最后通过汇总分析形成集团的管理报告,监测整体业绩结果。管理报告体系中的表现形式有两种:在线形式和报告文本形式。在线形式偏重数字,具有在互联网上同步互动的特点。通过SAP软件基础上开发的集团核心应用系统,利润中心录入的经营数据可以自动生成6S管理报表模板所要求的结果,集团的领导可以动态掌握下属利润中心的业绩指标变动情况,并就需要关注之处进行批示。而报告文本形式则偏重于定性分析。
集团财务部向集团领导每月提交管理报告,就集团上月整体经营情况进行分析,重点说明利润中心的经营亮点、所处行业情况、竞争对手情况、宏观因素影响及集团所关注的事项。在线形式和报告文本形式结合起来,使管理报告体系成为集团管理层对利润中心进行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
(4)业绩评价体系
根据利润中心不同的行业性质和发展战略,建立战略导向的业绩评价体系,以业绩评价引导战略执行,按评价结果确定利润中心奖惩。评价体系适应利润中心的竞争战略,战略转化成了财务、顾客、流程和学习等四个维度的关键业绩指标,从而使考核评价成为战略执行工具。四个维度的设置来自BSC(平衡记分卡)的理念,从而使考核评价成为战略执行工具。以前对企业的业绩评价比较偏重短期、财务性、与过去比。加入了顾客、流程和学习等维度后,使企业不仅要与过去比,还要和行业平均水平比,和行业标杆企业比;不仅要看营业额、利润、ROE等财务指标,还要比客户和员工满意度、员工专业技能提高程度、社会贡献度、环保安全等“绿色指标”、软指标;不仅要重视短期效益,还要关注企业中长期战略目标实现程度等。这样,对企业的评价有了更全面、更客观的标准,使企业的发展更具可持续性,更加稳健、更加有后劲。
关于评价指标的选择,集团层面重点关注的是ROE和经营性现金流两类指标。其他指标都是非常个性化的,不同行业重点不同。具体指标的选择,由利润中心根据自己的竞争战略目标,经过BSC细化为战略地图、成为行动方案后按需要设定。但必须包含BSC所要求的四维度的内容。关键业绩指标构成了业绩评价体系的量化指标,主管集团领导对该利润中心经营的总体要求构成了非量化指标。两者执行结果,成为利润中心经理人考核评价体系的依据。
(5)内部审计系统
集团及利润中心通过内部审计来强化战略执行和全面预算的推行,从而支持战略管理决策和经营预算决策的有效性。通过审计保证管理报告的真实性,检查预算的完成水平和集团统一管理规章的执行情况,以此强化全面预算管理,提高管理信息系统的质量。
审计分为常态审计和非常态审计,常态审计是每年组织一次至四次定期的审计,以加强控制。非常态审计是在特殊情况下,或者接到举报时,由集团随时进行审计。所属公司的审计主要来自四个方面:一是集团公司审计部门对所属公司经营者或各项经营业务进行审计;二是所属公司审计部门对公司经营者或各项经营业务进行审计;三是所属公司监事会对公司经营者或各项经营业务进行审计;四是社会专业审计机构/公司受集团公司董事会审计部门或所属公司董事会的委托对公司经营者或各项经营业务进行审计。
(6)经理人考核体系
战略责任和经营责任同时落实到各级责任人,从而战略策划和战略执行的考核与经营管理目标责任也同时落实到利润中心经理人身上。结合战略性的业绩评价结果,同时按设定的经理人标准对利润中心负责人进行年度考核,并与其薪酬与任免挂钩,以考核促进战略执行。考核重点既包括结果的考核也包括对过程的考核。考核体系主要从业绩评价、管理素质、职业操守三方面进行评价,不但考核财务业绩,还要从激情、学习、团队、诚信、创新、体质、成长环境等方面进行考核和选拔。考核体系另一个重点是对资源有效利用的评价,其核心理念是增值利润(EVA)。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新益为|精益管理视野鼓励原创行为,本文因转载众多无法找到原作者。如涉及版权,请联系电话023-67015863进行删除!
某某的子公司非常庞大,某某的这种多元化的策略,乍看起来过于多元化,但是它的多元化一直作的非常的好,其中,就是贯彻了“集团多元化、利润中心专业化”的整体战略。
我们透过一个分析就会发现,某某的母子公司管控体系,不是通过一条线,两条线孤立的和子公司之间产生连接,而是从业务战略体系的六个层面,把下面的子公司横切竖切,每一个子公司又有六个层面来直接和总部之间互动,也就是说,子公司和母公司之间打造了非常好的整体感。
如何构筑整体感,如何使子公司哪怕处于一个很局部的单元,但一旦进入到母公司体系中,就可以跳脱、超越局部的本位主义,就可以站在集团高度来看问题。事实上,从组织智商这个角度来讲的话,某某的产业扩张战略以及6S管理体系从根本上起了这种价值。
2.某某的产业扩张战略
借资本优势大肆购并,打破行业自然整合的节奏,快速成为行业垄断者,谋取高于行业平均利润率的回报率,并左右行业发展方向。
在进行产业扩张时,某某也制定了自己的产业选择标准,如下所示:
(1)产业进入策略
某某在产业发展中遵循一个基本规律:用金融资本整合产业资本,走一条收购、兼并、整合的扩张之路,用控股公司方式进入不同的产业,不是按传统方式把一个行业从零开始做大,直到向相关行业扩张,而是像某某水泥、某某啤酒一样先打包上市,从中拿到资金,再加大本业的投资。
(2)产业整合策略
某某公司的并购策略不是简单的股权收购,而是收购后将其进行有效的整合使其真正成为某某集团中的有效组成部分。在注入资本的同时,某某向被兼并企业输入先进的技术、管理以及独特的企业文化理念,大量置换被并购公司管理层也是某某经常采用的策略。
(3)标杆管理策略
在具体产业运营上,某某采取标杆管理策略,开展行业比较和标杆学习,通过关键业绩指标比较,找出自己与竞争对手存在差距的地方,从而进一步推动利润中心的专业化经营和战略细化,提升经营效率和回报率。
3.利润中心6S管理体系措施
1999年,某某在分析自身特点的基础上,建立了6S管理体系,其目的是使某某的管理模式与集团股权复杂和业务繁多等具体情况相适应,由管理法人企业转到管理主要业务与资产上来;由分别多元化管理,转变到各自专业化管理上来,最终通过行业整合,推进集团和利润中心发展战略的实施。具体包括利润中心编码制度、报表管理制度、预算管理制度、业务评价体系、审计体系、经理人考核体系等六个部分。
6S管理体系既是一个行业分类组合体系,也是一个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是一个综合信息管理体系,也是一个业务监测体系,还是一个评价与考核体系。它建立在战略管理理论的基础之上,以战略业务单元为出发点,以全面预算为切入点,以管理信息为关注点,以内部审计为支持点,以评价考核为落脚点。
(1)制定了业务战略体系
以多元化控股下的专业化管理为基本框架,突破股权与财务架构,在该集团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将集团及属下公司按战略管理的原则划分为战略业务单元(SBU),各利润中心任何一项业务经营的好坏都能按战略进行检讨。每个SBU必须是可制定战略、可执行战略的单位。只有更加专业化,符合集团总体战略要求的业务单元,才可能进入SBU序列。设立SBU是利润中心进一步专业化发展的需要,也是落实集团总体战略的重要基础。
(2)全面预算管理
在利润中心行业分类和发展战略的基础上,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将发展战略细化为年度经营目标,并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个业务单元的日常经营上,借以进行过程控制。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将竞争战略所要实现的中长期财务目标值,如营业额、利润、资产回报率等通过预算层层分解,成为年度指标、季度指标,最终落实到利润中心中的每个单位、每个人身上,确保战略目标的实现。全面预算以战略为导向,兼顾长期发展战略目标和短期业务经营目标,上下结合不断反复修正,成为保证战略实现的重要环节。在对待预算的态度上,公司强调过程的重要性,业绩结果与预算越接近,说明对市场和内部运营的把握越准确,说明该企业的专业判断力和专业化管理水平越高。
(3)管理报告体系
在战略执行过程中,每个利润中心定期进行管理分析和编制管理报告,并汇总成为集团总体管理报告,作为战略执行的检讨和重大决策的依据。管理报表不同于对外的财务会计报表,而是一个层次清晰内容直观的内部报表,能够反映每一个战略业务单元的业务特点,并同时兼顾结果控制与过程控制。各利润中心报表按行业特点对市场竞争战略进行检讨,集团和利润中心同时监测战略目标与业务经营目标的执行过程和结果。最后通过汇总分析形成集团的管理报告,监测整体业绩结果。管理报告体系中的表现形式有两种:在线形式和报告文本形式。在线形式偏重数字,具有在互联网上同步互动的特点。通过SAP软件基础上开发的集团核心应用系统,利润中心录入的经营数据可以自动生成6S管理报表模板所要求的结果,集团的领导可以动态掌握下属利润中心的业绩指标变动情况,并就需要关注之处进行批示。而报告文本形式则偏重于定性分析。
集团财务部向集团领导每月提交管理报告,就集团上月整体经营情况进行分析,重点说明利润中心的经营亮点、所处行业情况、竞争对手情况、宏观因素影响及集团所关注的事项。在线形式和报告文本形式结合起来,使管理报告体系成为集团管理层对利润中心进行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
(4)业绩评价体系
根据利润中心不同的行业性质和发展战略,建立战略导向的业绩评价体系,以业绩评价引导战略执行,按评价结果确定利润中心奖惩。评价体系适应利润中心的竞争战略,战略转化成了财务、顾客、流程和学习等四个维度的关键业绩指标,从而使考核评价成为战略执行工具。四个维度的设置来自BSC(平衡记分卡)的理念,从而使考核评价成为战略执行工具。以前对企业的业绩评价比较偏重短期、财务性、与过去比。加入了顾客、流程和学习等维度后,使企业不仅要与过去比,还要和行业平均水平比,和行业标杆企业比;不仅要看营业额、利润、ROE等财务指标,还要比客户和员工满意度、员工专业技能提高程度、社会贡献度、环保安全等“绿色指标”、软指标;不仅要重视短期效益,还要关注企业中长期战略目标实现程度等。这样,对企业的评价有了更全面、更客观的标准,使企业的发展更具可持续性,更加稳健、更加有后劲。
关于评价指标的选择,集团层面重点关注的是ROE和经营性现金流两类指标。其他指标都是非常个性化的,不同行业重点不同。具体指标的选择,由利润中心根据自己的竞争战略目标,经过BSC细化为战略地图、成为行动方案后按需要设定。但必须包含BSC所要求的四维度的内容。关键业绩指标构成了业绩评价体系的量化指标,主管集团领导对该利润中心经营的总体要求构成了非量化指标。两者执行结果,成为利润中心经理人考核评价体系的依据。
(5)内部审计系统
集团及利润中心通过内部审计来强化战略执行和全面预算的推行,从而支持战略管理决策和经营预算决策的有效性。通过审计保证管理报告的真实性,检查预算的完成水平和集团统一管理规章的执行情况,以此强化全面预算管理,提高管理信息系统的质量。
审计分为常态审计和非常态审计,常态审计是每年组织一次至四次定期的审计,以加强控制。非常态审计是在特殊情况下,或者接到举报时,由集团随时进行审计。所属公司的审计主要来自四个方面:一是集团公司审计部门对所属公司经营者或各项经营业务进行审计;二是所属公司审计部门对公司经营者或各项经营业务进行审计;三是所属公司监事会对公司经营者或各项经营业务进行审计;四是社会专业审计机构/公司受集团公司董事会审计部门或所属公司董事会的委托对公司经营者或各项经营业务进行审计。
(6)经理人考核体系
战略责任和经营责任同时落实到各级责任人,从而战略策划和战略执行的考核与经营管理目标责任也同时落实到利润中心经理人身上。结合战略性的业绩评价结果,同时按设定的经理人标准对利润中心负责人进行年度考核,并与其薪酬与任免挂钩,以考核促进战略执行。考核重点既包括结果的考核也包括对过程的考核。考核体系主要从业绩评价、管理素质、职业操守三方面进行评价,不但考核财务业绩,还要从激情、学习、团队、诚信、创新、体质、成长环境等方面进行考核和选拔。考核体系另一个重点是对资源有效利用的评价,其核心理念是增值利润(EVA)。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新益为|精益管理视野鼓励原创行为,本文因转载众多无法找到原作者。如涉及版权,请联系电话023-67015863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