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管理的几大改善方面
来源/作者:网络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08日 阅读次数:次
把现场“5S”活动逐渐扩展到对“人、机、料、法、环”生产动态过程的管理,在注重行为管理的同时关注管理的结果。针对目前公司的状况,首先主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人----人力资源
作为整个企业运作的核心,团队的建设以人为本,企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下,培养合适的人才是每个企业迫切需要实施的重大决策。
引进人才,培养人才是企业管理活动中面临最多问题的环节,单纯的“日出而作,日落不能息”的工作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员工发展需求,他们真正希望获得企业给予的不仅仅局限于薪酬待遇,随着社会的进步,他们也渐渐的将视线移至社会福利、升职空间、技能提高等等,以完成自身的转型,并提升自己的竞争力。而企业可以通过人员个体能力的提升,组织创建出一支高效的团队。企业需要:
1.制定引进人才标准;
2.解决人才的福利待遇;
3.提供员工的培训、学习升迁的机会;
4.适时的采取有效的绩效管理;
5.培养管理干部的团队精神;
二,机----机械设备
设备是产生价值的源泉,精良的机械设备是保障生产有序进行的前提,为设备提供保养维修,就像为人提供体检和营养补充一样,只有在正常运转的情况下,才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1.制定设备保养计划与维修计划,杜绝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停机现象;
2.编制设备责任人,落实设备日常维护。
三,料----物料
半成品、配件、原料、辅助材料等。
产品的生产,分工细化,一个产品一般都有几种几十种部件,是几个部门同时运作。当某一部件未完成时,整个产品都不能组装,造成瓶颈导致装配工序停工待料。
要从根本上解决物料供应问题,需从销售计划的制定、采购计划的输出、生产计划的下达、仓储计划的完成各个环节进行协调,凯丽达公司以装配作业为主,附带委外丝印,其他诸如注塑部件、马达部件、电器件等均为委外加工,这样的生产方式经常出现以下现象:
1.供应不足;由于供应商能力以及权重问题,供应商未能准时安排生产,导致供应不足。
2.供应不良;供应商内部质量控制能力不足,过与苛刻的成本控制要求以及严格的检验标准都是导致供应不良的直接原因;
3.供应不对板;由于整个管理系统的不完善,双方缺乏沟通,最终导致配送的产品与实际需求不一致,造成误工待料。
建议采取以下方式解决来料不良与供应不及时的现象:
设立驻厂代表,选择技术能力、沟通能力强的人员进驻供应商的生产现场,对其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并对质量进行严格要求,确保投入生产前的产品合格提升,满足连续生产的目的。(具体方案在工作中进行落实)
装配作业过程中现场物料的管理:
1.严格落实“三定”原则;
2.作业台四周物料只允许放置少量物料(1-2H的工作用量);
3.大件物料不可堆置过高,(原则上不超1.5M),摆放应有相应器具,定置摆放并不得直接放置于地面,物品与地面之间应有有效的隔垫,以防在运输的过程中损坏擦毛;
4.盛装物料的箱子(铁筐)必须放在物料区,且要求横成排竖成行;使用完后的箱子(铁筐)应及时退掉或拉到指定区域,并立刻对地面进行清扫;
5.作业使用的螺丝,必须严格控制,所有螺丝用蓝色螺丝盒装盛,废弃螺丝要用同意回收盒回收,定期退回仓库;
6.个生产线对零件的处理要统一,划出规定的退料区(即不合格品暂放区),便于品管查核退料状态;
7.所有员工要对自己周围的环境负责,掉下的垃圾及时清理,物料及时检起,特别是包装区员工要对身边的环境随时进行清理;
8.完成一单生产后,对所剩物料进行区分和退换,现场必保证无其他不相干物料。
生产现场管理的持续改进原则——“现场改善无止境的新机制”,各线由班长不定时查核,可安排专人进行监督检查!
四,法----方法,法则。
指生产过程中所需遵循的规章制度与工艺方法。它包括:工艺指导书,标准工序指引,生产图纸,生产计划表,产品作业标准,检验标准,各种操作规程等。工艺方法,构成产品的技术成分,合理的工艺会降低产品成本,提高合格率,可以说合理的工艺加上正确的生产操作过程构成合格的产品。严格按照规程作业,是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进度的一个条件(作业指导书。)
技术工艺,是衡量一个企业是否具有先进性,是否具备市场竞争力,是否能不断领先于竞争者的重要指标依据。
1.产品在设计开发时就应遵循新品性、工艺性、通用性、经济性,在后续的生产过程中的防呆措施的跟进,纠错措施的改进以达到整个产品转配过程中的均衡化生产,最终达到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合格率;
2.改善工装,提高劳动效率;
3.合理利用原材料,节能降耗,落实岗位成本指标,提高效率,降低工时;
4.倡导每位员工积极参加改善提案和零缺陷活动。在日常工作中做好本岗位的改善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或有质量的改善提案;
5.产品的工艺制定在质量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简便明了;
6.产品的工艺流程的指定和夹具的配置上,需确保相关技术的完整性、正确性、关联性、可行性;
五,环----生产环境
组织应确定和管理为达到产品符合要求所需的工作环境通过,对于现场管理来讲,规范的生产现场代表着安全生产、有序生产。
生产现场是员工工作的场所。科学证明,一个好的工作环境能使工人心情愉悦,工作精力充沛高效率的投入工作,从而达到生产效率的提升,并且干净整齐环境也是对产品质保障的前提,因此创造一个舒适、整洁的环境,不仅有利于员工的身心健康,同时也是企业管理水平和精神面貌的综合反映,是衡量企业素质及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是提高产品质量,保证安全生产,提高职工素质,对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具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公共区域、设备的环境卫生应指定专人负责,以保证公共区域、设备清洁的效果。
2.制定作业的规范化、标准化,使实际操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加强6S管理。在班组生产现场管理中,通过导入“6S”管理活动(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形成以班组管理为活动平台,以人的素养为核心因素,以整理、整顿、清扫和清洁为环境因素,以安全、环保为目标因素的生产现场动态管理系统,从而为职工创造一个安全卫生舒适的的工作环境!
综上所说,对凯丽达现场的改善意见主要集中在物料控制与人员管理上,由于未能深入的了解凯丽达的实际管理活动,所提建议未能较深刻的反映改善意图。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新益为|精益管理视野鼓励原创行为,本文因转载众多无法找到原作者。如涉及版权,请联系电话023-67015863进行删除!
一,人----人力资源
作为整个企业运作的核心,团队的建设以人为本,企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下,培养合适的人才是每个企业迫切需要实施的重大决策。
引进人才,培养人才是企业管理活动中面临最多问题的环节,单纯的“日出而作,日落不能息”的工作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员工发展需求,他们真正希望获得企业给予的不仅仅局限于薪酬待遇,随着社会的进步,他们也渐渐的将视线移至社会福利、升职空间、技能提高等等,以完成自身的转型,并提升自己的竞争力。而企业可以通过人员个体能力的提升,组织创建出一支高效的团队。企业需要:
1.制定引进人才标准;
2.解决人才的福利待遇;
3.提供员工的培训、学习升迁的机会;
4.适时的采取有效的绩效管理;
5.培养管理干部的团队精神;
二,机----机械设备
设备是产生价值的源泉,精良的机械设备是保障生产有序进行的前提,为设备提供保养维修,就像为人提供体检和营养补充一样,只有在正常运转的情况下,才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1.制定设备保养计划与维修计划,杜绝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停机现象;
2.编制设备责任人,落实设备日常维护。
三,料----物料
半成品、配件、原料、辅助材料等。
产品的生产,分工细化,一个产品一般都有几种几十种部件,是几个部门同时运作。当某一部件未完成时,整个产品都不能组装,造成瓶颈导致装配工序停工待料。
要从根本上解决物料供应问题,需从销售计划的制定、采购计划的输出、生产计划的下达、仓储计划的完成各个环节进行协调,凯丽达公司以装配作业为主,附带委外丝印,其他诸如注塑部件、马达部件、电器件等均为委外加工,这样的生产方式经常出现以下现象:
1.供应不足;由于供应商能力以及权重问题,供应商未能准时安排生产,导致供应不足。
2.供应不良;供应商内部质量控制能力不足,过与苛刻的成本控制要求以及严格的检验标准都是导致供应不良的直接原因;
3.供应不对板;由于整个管理系统的不完善,双方缺乏沟通,最终导致配送的产品与实际需求不一致,造成误工待料。
建议采取以下方式解决来料不良与供应不及时的现象:
设立驻厂代表,选择技术能力、沟通能力强的人员进驻供应商的生产现场,对其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并对质量进行严格要求,确保投入生产前的产品合格提升,满足连续生产的目的。(具体方案在工作中进行落实)
装配作业过程中现场物料的管理:
1.严格落实“三定”原则;
2.作业台四周物料只允许放置少量物料(1-2H的工作用量);
3.大件物料不可堆置过高,(原则上不超1.5M),摆放应有相应器具,定置摆放并不得直接放置于地面,物品与地面之间应有有效的隔垫,以防在运输的过程中损坏擦毛;
4.盛装物料的箱子(铁筐)必须放在物料区,且要求横成排竖成行;使用完后的箱子(铁筐)应及时退掉或拉到指定区域,并立刻对地面进行清扫;
5.作业使用的螺丝,必须严格控制,所有螺丝用蓝色螺丝盒装盛,废弃螺丝要用同意回收盒回收,定期退回仓库;
6.个生产线对零件的处理要统一,划出规定的退料区(即不合格品暂放区),便于品管查核退料状态;
7.所有员工要对自己周围的环境负责,掉下的垃圾及时清理,物料及时检起,特别是包装区员工要对身边的环境随时进行清理;
8.完成一单生产后,对所剩物料进行区分和退换,现场必保证无其他不相干物料。
生产现场管理的持续改进原则——“现场改善无止境的新机制”,各线由班长不定时查核,可安排专人进行监督检查!
四,法----方法,法则。
指生产过程中所需遵循的规章制度与工艺方法。它包括:工艺指导书,标准工序指引,生产图纸,生产计划表,产品作业标准,检验标准,各种操作规程等。工艺方法,构成产品的技术成分,合理的工艺会降低产品成本,提高合格率,可以说合理的工艺加上正确的生产操作过程构成合格的产品。严格按照规程作业,是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进度的一个条件(作业指导书。)
技术工艺,是衡量一个企业是否具有先进性,是否具备市场竞争力,是否能不断领先于竞争者的重要指标依据。
1.产品在设计开发时就应遵循新品性、工艺性、通用性、经济性,在后续的生产过程中的防呆措施的跟进,纠错措施的改进以达到整个产品转配过程中的均衡化生产,最终达到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合格率;
2.改善工装,提高劳动效率;
3.合理利用原材料,节能降耗,落实岗位成本指标,提高效率,降低工时;
4.倡导每位员工积极参加改善提案和零缺陷活动。在日常工作中做好本岗位的改善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或有质量的改善提案;
5.产品的工艺制定在质量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简便明了;
6.产品的工艺流程的指定和夹具的配置上,需确保相关技术的完整性、正确性、关联性、可行性;
五,环----生产环境
组织应确定和管理为达到产品符合要求所需的工作环境通过,对于现场管理来讲,规范的生产现场代表着安全生产、有序生产。
生产现场是员工工作的场所。科学证明,一个好的工作环境能使工人心情愉悦,工作精力充沛高效率的投入工作,从而达到生产效率的提升,并且干净整齐环境也是对产品质保障的前提,因此创造一个舒适、整洁的环境,不仅有利于员工的身心健康,同时也是企业管理水平和精神面貌的综合反映,是衡量企业素质及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是提高产品质量,保证安全生产,提高职工素质,对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具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公共区域、设备的环境卫生应指定专人负责,以保证公共区域、设备清洁的效果。
2.制定作业的规范化、标准化,使实际操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加强6S管理。在班组生产现场管理中,通过导入“6S”管理活动(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形成以班组管理为活动平台,以人的素养为核心因素,以整理、整顿、清扫和清洁为环境因素,以安全、环保为目标因素的生产现场动态管理系统,从而为职工创造一个安全卫生舒适的的工作环境!
综上所说,对凯丽达现场的改善意见主要集中在物料控制与人员管理上,由于未能深入的了解凯丽达的实际管理活动,所提建议未能较深刻的反映改善意图。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新益为|精益管理视野鼓励原创行为,本文因转载众多无法找到原作者。如涉及版权,请联系电话023-67015863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