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生产与精细化管理
来源/作者:未知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16日 阅读次数:次
一、精益生产
实现精益生产的9大原则:
原则1:消除八大浪费企业中普遍存在的八大浪费涉及:过量生产、等待时间、运输、库存、过程(工序)、动作、产品缺陷以及忽视员工创造力。
原则2:关注流程,提高总体效益管理大师戴明说过:"员工只须对15%的问题负责,另外85%归咎于制度流程".什么样的流程就产生什么样的绩效。改进流程要注意目标是提高总体效益,而不是提高局部的部门的效益,为了企业的总体效益即使牺牲局部的部门的效益也在所不惜。
原则3:建立无间断流程以快速应变建立无间断流程,将流程中不增值的无效时间尽可能压缩以缩短整个流程的时间,从而快速应变顾客的需要。
原则4:降低库存需指出的是,降低库存只是精益生产的其中一个手段,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和降低成本,而且低库存需要高效的流程、稳定可靠的品质来保证。很多企业在实施精益生产时,以为精益生产就是零库存,不先去改造流程、提高品质,就一味要求下面降低库存,结果可想而知,成本不但没降低反而急剧上升,于是就得出结论,精益生产不适合我的行业、我的企业。这种误解是需要极力避免的。
原则5:全过程的高质量,一次做对质量是制造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检验只是一种事后补救,不但成本高而且无法保证不出差错。因此,应将品质内建于设计、流程和制造当中去,建立一个不会出错的品质保证系统,一次做对。
原则6:标准化与工作创新标准化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标准化并不是一种限制和束缚,而是将企业中最优秀的做法固定下来,使得不同的人来做都可以做得最好,发挥最大成效和效率。而且,标准化也不是僵化、一成不变的,标准需要不断地创新和改进。
原则7:尊重员工,给员工授权尊重员工就是要尊重其智慧和能力,给他们提供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舞台,为企业也为自己做得更好。在丰田公司,员工实行自主管理,在组织的职责范围内自行其是,不必担心因工作上的失误而受到惩罚,出错一定有其内在的原因,只要找到原因施以对策,下次就不会出现了。所以说,精益的企业雇佣的是"一整个人",不精益的企业只雇佣了员工的"一双手".
原则8:团队工作在精益企业中,灵活的团队工作已经变成了一种最常见的组织形式,有时候同一个人同时分属于不同的团队,负责完成不同的任务。最典型的团队工作莫过于丰田的新产品发展计划,该计划由一个庞大的团队负责推动,团队成员来自各个不同的部门,有营销、设计、工程、制造、采购等,他们在同一个团队中协同作战,大大缩短了新产品推出的时间,而且质量更高、成本更低,因为从一开始很多问题就得到了充分的考虑,在问题带来麻烦之前就已经被专业人员所解决。
原则9:"自我反省"和"现地现物"精益文化里面有两个突出的特点:"自我反省"和"现地现物"."自我反省"的目的是要找出自己的错误,不断地自我改进。丰田认为"问题即是机会"-当错误发生时,并不责罚个人,而是采取改正行动,并在企业内广泛传播从每个体验中学到的知识。这与很多国内企业动不动就罚款的做法是完全不同的-绝大部分问题是由于制度流程本身造成的,惩罚个人只会使大家千方百计掩盖问题,对于问题的解决没有任何帮助。"现地现物"则倡导无论职位高低,每个人都要深入现场,彻底了解事情发生的真实情况,基于事实进行管理。这种"现地现物"的工作作风可以有效避免"官僚主义".在国内的上市公司中,中集集团可以说是出类拔萃,在它下属的十几家工厂中,位于南通的工厂一直做得最好,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南通中集的领导层遵循了"现地现物"的思想,高层领导每天都要抽出时间到生产一线查看了解情况、解决问题。
精细化管理是通过细致化管理提高管理精度、发现改善空间、推动精益化改善、提升绩效水平的一种管理方法。精细化管理的目的是通过加强基础管理提高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精细化管理就是通过管细达到管精。细就是细致化管理,精就是绩效提高,达到精益化改善,精到有竞争力。有竞争力,就是企业所有关键的指标能够超越竞争对手的水平,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更好地满足企业的目标实现。
二、由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
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只有通过增加适当的管理成本、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才能有效维持系统的高效率、低成本和快速响应市场的能力。粗放式管理必然带来极大的鉴定成本和失败成本,精细化管理必然带来管理成本上升,但对收益的贡献是非常明显的。
1.质量成本
质量成本分析是人们在企业质量管理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分析方法,它从质量保证和质量失败的代价入手,探求以最少的投入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是质量管理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所以,企业质量发展水平、管理水平的最高境界就是用质量成本来管理质量。
质量成本并非产品成本之中的构成项目,而是从质量的角度看待成本管理,在产品成本构成中,质量成本有可能表现为材料成本(净耗量及额外消耗)、辅助材料成本、人工成本、管理成本(如培训费)等。
质量成本的两大部分,包括质量的控制成本和质量的失败成本:
◆质量的控制成本
质量的控制成本是指为达到既定的质量标准而支出的费用。质量控制成本包括:
①预防成本
预防成本是指为预防成品或服务产生缺陷而发生的费用,如进行质量培训、质量改善、质量保证等。
②鉴定成本
鉴定成本是指对产品或服务进行检测所发生的费用,如来料检验、过程检验、成品检验、性能实验、产品认证、质量评审等。
◆质量的失败成本
质量的失败成本是指由于质量低劣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包括内部失败成本和外部失败成本。
①内部失败成本
内部失败成本是指产品发货前品质问题的对应费用,如材料报废、作业返工、事故处理工时损失、延迟交货损失等。
②外部失败成本
外部失败成本是指由于质量问题导致市场或客户发生问题的对应费用,如质量索赔、折扣损失、退货损失等。
2.从质量成本分析看精细化管理
质量成本内部、质量成本和质量管理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质量成本内部的关系
内部失败成本和外部失败成本有一个比例关系。专业研究表明,内部质量失败成本如果是一的话,如果这个质量不良没有发现而流到市场上,它可能带来的外部失败成本将是一百以上。
◆质量成本和质量管理之间的关系
◆质量成本分析带来的启示——实行预见性的质量管理
应该从总成本的角度、长期的角度、发展的角度看待各项工作,采取预见性的管理。从这个角度来看精细化管理,如果企业精细化管理不足,付出的将是大量的鉴定失败成本。为实施精细化管理而投入的管理成本,是预防成本。从长期来看,持续地、有计划地、科学地增加预防成本将大幅度地降低企业的鉴定成本和失败成本,使企业的总成本降低。
精细化管理需要深入化和持久化。这里所说的深入化持久化,就是要持续地进行下去。要根据企业不同阶段的管理重点和不同的年度,对目标的要求都要进行精细化管理,具体到课题改善,只不过侧重点不一样罢了,但是这套方法一定要逐步固化下来,坚持下来,而且要由表到里,能够深入下去,长期开展下去。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新益为|精益管理视野鼓励原创行为,本文因转载众多无法找到原作者。如涉及版权,请联系电话023-67015863进行删除!
实现精益生产的9大原则:
原则1:消除八大浪费企业中普遍存在的八大浪费涉及:过量生产、等待时间、运输、库存、过程(工序)、动作、产品缺陷以及忽视员工创造力。
原则2:关注流程,提高总体效益管理大师戴明说过:"员工只须对15%的问题负责,另外85%归咎于制度流程".什么样的流程就产生什么样的绩效。改进流程要注意目标是提高总体效益,而不是提高局部的部门的效益,为了企业的总体效益即使牺牲局部的部门的效益也在所不惜。
原则3:建立无间断流程以快速应变建立无间断流程,将流程中不增值的无效时间尽可能压缩以缩短整个流程的时间,从而快速应变顾客的需要。
原则4:降低库存需指出的是,降低库存只是精益生产的其中一个手段,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和降低成本,而且低库存需要高效的流程、稳定可靠的品质来保证。很多企业在实施精益生产时,以为精益生产就是零库存,不先去改造流程、提高品质,就一味要求下面降低库存,结果可想而知,成本不但没降低反而急剧上升,于是就得出结论,精益生产不适合我的行业、我的企业。这种误解是需要极力避免的。
原则5:全过程的高质量,一次做对质量是制造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检验只是一种事后补救,不但成本高而且无法保证不出差错。因此,应将品质内建于设计、流程和制造当中去,建立一个不会出错的品质保证系统,一次做对。
原则6:标准化与工作创新标准化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标准化并不是一种限制和束缚,而是将企业中最优秀的做法固定下来,使得不同的人来做都可以做得最好,发挥最大成效和效率。而且,标准化也不是僵化、一成不变的,标准需要不断地创新和改进。
原则7:尊重员工,给员工授权尊重员工就是要尊重其智慧和能力,给他们提供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舞台,为企业也为自己做得更好。在丰田公司,员工实行自主管理,在组织的职责范围内自行其是,不必担心因工作上的失误而受到惩罚,出错一定有其内在的原因,只要找到原因施以对策,下次就不会出现了。所以说,精益的企业雇佣的是"一整个人",不精益的企业只雇佣了员工的"一双手".
原则8:团队工作在精益企业中,灵活的团队工作已经变成了一种最常见的组织形式,有时候同一个人同时分属于不同的团队,负责完成不同的任务。最典型的团队工作莫过于丰田的新产品发展计划,该计划由一个庞大的团队负责推动,团队成员来自各个不同的部门,有营销、设计、工程、制造、采购等,他们在同一个团队中协同作战,大大缩短了新产品推出的时间,而且质量更高、成本更低,因为从一开始很多问题就得到了充分的考虑,在问题带来麻烦之前就已经被专业人员所解决。
原则9:"自我反省"和"现地现物"精益文化里面有两个突出的特点:"自我反省"和"现地现物"."自我反省"的目的是要找出自己的错误,不断地自我改进。丰田认为"问题即是机会"-当错误发生时,并不责罚个人,而是采取改正行动,并在企业内广泛传播从每个体验中学到的知识。这与很多国内企业动不动就罚款的做法是完全不同的-绝大部分问题是由于制度流程本身造成的,惩罚个人只会使大家千方百计掩盖问题,对于问题的解决没有任何帮助。"现地现物"则倡导无论职位高低,每个人都要深入现场,彻底了解事情发生的真实情况,基于事实进行管理。这种"现地现物"的工作作风可以有效避免"官僚主义".在国内的上市公司中,中集集团可以说是出类拔萃,在它下属的十几家工厂中,位于南通的工厂一直做得最好,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南通中集的领导层遵循了"现地现物"的思想,高层领导每天都要抽出时间到生产一线查看了解情况、解决问题。
精细化管理是通过细致化管理提高管理精度、发现改善空间、推动精益化改善、提升绩效水平的一种管理方法。精细化管理的目的是通过加强基础管理提高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精细化管理就是通过管细达到管精。细就是细致化管理,精就是绩效提高,达到精益化改善,精到有竞争力。有竞争力,就是企业所有关键的指标能够超越竞争对手的水平,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更好地满足企业的目标实现。
二、由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
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只有通过增加适当的管理成本、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才能有效维持系统的高效率、低成本和快速响应市场的能力。粗放式管理必然带来极大的鉴定成本和失败成本,精细化管理必然带来管理成本上升,但对收益的贡献是非常明显的。
1.质量成本
质量成本分析是人们在企业质量管理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分析方法,它从质量保证和质量失败的代价入手,探求以最少的投入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是质量管理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所以,企业质量发展水平、管理水平的最高境界就是用质量成本来管理质量。
质量成本并非产品成本之中的构成项目,而是从质量的角度看待成本管理,在产品成本构成中,质量成本有可能表现为材料成本(净耗量及额外消耗)、辅助材料成本、人工成本、管理成本(如培训费)等。
质量成本的两大部分,包括质量的控制成本和质量的失败成本:
◆质量的控制成本
质量的控制成本是指为达到既定的质量标准而支出的费用。质量控制成本包括:
①预防成本
预防成本是指为预防成品或服务产生缺陷而发生的费用,如进行质量培训、质量改善、质量保证等。
②鉴定成本
鉴定成本是指对产品或服务进行检测所发生的费用,如来料检验、过程检验、成品检验、性能实验、产品认证、质量评审等。
◆质量的失败成本
质量的失败成本是指由于质量低劣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包括内部失败成本和外部失败成本。
①内部失败成本
内部失败成本是指产品发货前品质问题的对应费用,如材料报废、作业返工、事故处理工时损失、延迟交货损失等。
②外部失败成本
外部失败成本是指由于质量问题导致市场或客户发生问题的对应费用,如质量索赔、折扣损失、退货损失等。
2.从质量成本分析看精细化管理
质量成本内部、质量成本和质量管理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质量成本内部的关系
内部失败成本和外部失败成本有一个比例关系。专业研究表明,内部质量失败成本如果是一的话,如果这个质量不良没有发现而流到市场上,它可能带来的外部失败成本将是一百以上。
◆质量成本和质量管理之间的关系
◆质量成本分析带来的启示——实行预见性的质量管理
应该从总成本的角度、长期的角度、发展的角度看待各项工作,采取预见性的管理。从这个角度来看精细化管理,如果企业精细化管理不足,付出的将是大量的鉴定失败成本。为实施精细化管理而投入的管理成本,是预防成本。从长期来看,持续地、有计划地、科学地增加预防成本将大幅度地降低企业的鉴定成本和失败成本,使企业的总成本降低。
精细化管理需要深入化和持久化。这里所说的深入化持久化,就是要持续地进行下去。要根据企业不同阶段的管理重点和不同的年度,对目标的要求都要进行精细化管理,具体到课题改善,只不过侧重点不一样罢了,但是这套方法一定要逐步固化下来,坚持下来,而且要由表到里,能够深入下去,长期开展下去。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新益为|精益管理视野鼓励原创行为,本文因转载众多无法找到原作者。如涉及版权,请联系电话023-67015863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