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争”塑造铁队伍 求实搏出新天地
来源/作者:未知 发布时间:2012年08月08日 阅读次数:次
四川石油管理局井下作业公司压裂一队是全局最具实力的压裂酸化施工作业队伍,主要负责为川渝地区油气田及部分油田和中外合作开发井的增产提供压裂酸化施工服务。该队现有职工122人,有专业技术行政管理人员18人。拥有酸化加砂施工车辆设备28台,其中具有世界先进技术的HQ2000型加砂压裂、酸化作业机组13台,BL—1650型压裂机组4台,其它配套设备11台,酸化加砂设备原值1?郾3亿元,人均占有资产量160万元。
近年来,该队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52135”核心战略和“8532”奋斗目标,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炼内功、树形象,职工队伍素质显著提高,全面和超额完成了各项任务,为公司的创效增盈作出了突出贡献。几年来,该队先后荣获中石油集团公司“千型压裂车组优胜单位”、“双文明建设一级先进队”、“同工种基层队劳动竞赛金牌队”、四川石油管理局“安全先进标杆队”和“设备管理先进单位”等各种荣誉称号,该队在“创争”活动中取得的显著成绩主要体现在:
在“创争”中求提高,确保目标的实现。全队在公司的部署下,充分发挥队党政工团组织的宣传教育功能,积极做好职工思想动员工作,引导职工积极投入到“创争”活动之中。及时出台了“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2004——2005年实施方案。其目标是:在2年时间内,要在全队职工中普及终身学习的理念,使50%以上的职工职业技能在原有基础上再上一个等级,使中级技术工人比例提高到50%左右,高级技术工人达到50%。目前,全队6个班组开展“创争”活动面达到100%,职工参与面占职工总数95?郾1%,各种类型学习型组织达到单位内各类组织总数的80%,高级技术工人比例也超过50%,在同行业中处于遥遥领先地位。
在“创争”中求发展,坚持做到学习与应用的统一,言论与行动的统一。“创争”活动开展以来,该队已经组织学习18次、学习人员426人次,并结合管理局“磨溪会战”工作实际,就如何加大管理力度,争创文明单位展开讨论,通过组织职工收看电视、学文件、座谈讨论,在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企业体制改革中的实际,坚持教育、疏导并举,帮助职工分析问题,认识问题。使职工们认识到了改革的必要性,树立起“队兴我荣,队衰我耻”的集体主义思想,促进了职工队伍思想认识水平的整体提高。在此基础上,该队还制订出台了“双百分考核”、“三岗制动态管理”等一系列措施,并将2005年确定为管理基础年,有效地保证了公司三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
在“创争”中求稳固,坚持长期开展职工技术培训,确保职工队伍素质不断增强。近年来,特别是“创争”活动开展以来,该队坚持岗位练兵、技术干部现场教学,每周开展一次专题技术课,系统学习压裂酸化技术,每月组织一次全队职工职业技能比赛。同时,充分利用生产间歇和休息时间,按教学计划授课,让职工从基础知识学起,比较系统全面掌握专业技术知识。对新工人和改行工人,采取拜师、签订师徒合同管理,取得了“严师出高徒”的良好效果。经过系统的技术和文化知识学习,职工素质明显提高,目前职工文化水平均在高中以上,本科及大专文化程度17人,中专文化程度21人,技师6人,高级技师1人,“创争”活动以来,该队共开展岗位技术练兵14次,培训280人次,选送3人到院校培训。
在“创争”中求实效。该队采取不定期抽查和双百分考核的形式进行督促落实,收到了成效。面对世界一流的引进设备,全队狠抓HQ—2000型压裂机组培训工作,采取集中培训,个别指导的方法,对操作手进行理论实际结合培训,全年开展集中培训5次,参加人员160人次,通过培训指导,所有操作手的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为确保全年施工质量合格率达100%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在四川省石油系统暨四川石油管理局第六、七届井下作业(压裂酸化)工技术比赛上,该队连续两次获得团体第一,该队的参赛选手分获两个机组一、二、三名的好成绩,其中一人荣获四川省第一名,取得了晋升高级技师的资格。先后涌现出王玉平、唐富庆等7名局级技术标兵。
在“创争”中求创新,重视引进设备技术的消化吸收。由于HQ—2000型机组自动化程度高,配件价格昂贵,且不易购买。该机组使用6年多来有些配件损坏且短期内无法购买。在一段时间里因电源卡损坏,导致车辆设备瘫痪不能正常完成施工任务。为解决这一突出矛盾,该队一方面采取科学措施和方法,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采取“修、改、代”和外协加工的办法,缓解零部件紧缺的矛盾,同时,专门成立了“HQ—2000型压裂机组控制系统修理”攻关小组,经过深入探讨和反复实验,制定出修复方案,采取了拼装组合,修复使用的方法,使损坏的4块电源卡得到修复,确保了生产正常运行。该队同美国安然、德士古、哈里柏顿、柏灵顿以及加拿大劳斯可、CER等公司进行密切的技术交流和施工作业合作,足迹遍布川渝、新疆、陕西、湖北、滇、黔、桂等地区,完成了一系列大型井、重点井的施工和新851井、罗家16H井等抢险作业,创造了多项国内同行业最高纪录。
文章来自于:中国工厂管理者网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新益为|精益管理视野鼓励原创行为,本文因转载众多无法找到原作者。如涉及版权,请联系电话023-67015863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