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管理也需要“扁平化”
来源/作者:网络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22日 阅读次数:次
对领导的讲话,俺向来是联系实际、认真学习的。最近学习俺公司两会文件,有一段领导讲话吸引了俺,兹录如下:“从今年起,公司将实施管理流程再造。组织机构调整和定岗定编工作。力求达到:明晰公司总部职能部门、各二级单位的职责,消除职能重叠和管理真空现象,以构建大部门框架,实现组织扁平化,精简机构,达到决策快速,运行高效……”实行扁平化管理的理由也说得很明确,那就是现有的“机构设置不科学,人浮于事,管理效率低下,以至于市场反应迟钝”。这段话,真是说到职工心里去了。
或许有人会说,这是管理层的事,你一个臭干活的,起什么哄啊!话可不是这么说,“机构设置不科学,人浮于事,管理效率低下……”的现象并不只是在企业的高层,每个层次都有,深受其害的一端是企业,另一端就是俺们这些“臭干活”的了。
说个例子吧,俺是个搞维修的电焊工,平日的工作就是割割焊焊。某日接到检修任务,技术员C向俺交代了修复方案、具体要求,俺按照要求忙乎了一个小时,眼看就要完工了,片长(检验员)B走来一看,说这样修不行,要求割掉,重新焊过。那就重新来过吧,反正俺上班就是干活的。俺又是割又是焊的,忙出一头大汗,总算完工了。这时候副段长A来了,他一看又说不行,提出了他的修复方案,还让俺“从头再来”,俺把两手一摊说:“你们先去开个会,意见统一了‘再来’吧!”不是俺觉悟低,也不是俺怕干活,俺是怕一会来了正段长或是更大的领导,是不是还要“从头再来”,那这台设备还要不要生产啊!
都说管理出效益,可是管理的效率却被忽略,一个百十号人的工段,出现四五个管理层级,晃荡着一二十号管理人员,职工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技术员不敢拍板,而是通过四五个层级反映给段长,段长拍板后又通过四五个层级反馈到班组来,时间就在这往往复复的管理流程中流逝。这种现象并不是我们一个企业独有,而是普遍存在,这样的管理模式,受累的当然是职工,受损的可就是企业了。当然,职工也可以直接去找工段长,问题也能更快解决,可是大家有事都直接找段长了,其他管理人员还用得着那么多吗?因此,俺认为基层管理也需要“扁平化”。
“扁平化”管理是一门大学问,俺研究半天,也就看懂了三句话:“压缩管理层次,拓宽管理幅度,提高管理效率”。让俺来理解,其实也就是四个字:“减官增效”!据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从老总到工人有24个层级,经压缩后只有6个层级,原有60个部门,压缩后只有12个,2100名管理人员压缩后只留下1000人。俺所在的企业从老总到工人有多少层级?有多少部门?有多少管理人员?俺不知道,但从领导的讲话看,是一定不会少的。
可能有人会说,美国是资本主义,咱们可是社会主义,是国有企业,不能随便裁员的。俺认为这个问题最好办,一个都不用裁,到生产一线来,到一线的班组来,班组可需要啦!如今企业干部队伍年轻化了,基层员工队伍却老龄化了;干部队伍知识化了,员工队伍却文盲化了(一些岗位是用农民工顶着的)。俺班组定员8人,50多岁的就有4人,文化程度全是小学、初中,他们都是实现企业决策、管理目标的终端,一线班组急需补充新鲜血液,尤其是有文化的血液。俺认为,让机关大批有文化的年轻人充实到一线班组,至少有如下好处:一是人力资源得到合理利用,让年轻人得到锻炼;二是职工队伍文化素质得到提高,战斗力得到增强;三是为企业储备了一支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干部队伍,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预留了战略空间。21世纪的战略,不就是人才战略吗?
俺还要说句题外话,希望机关的年轻人别把那纸文凭太当回事儿,更不要以为到了基层就没有前途,根深才能叶茂,深入基层,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新益为|精益管理视野鼓励原创行为,本文因转载众多无法找到原作者。如涉及版权,请联系电话023-67015863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