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超能力 提高竞争力 TEL:4006-023-060
当前位置:首页 > 精益知识 > 班组建设 >
怎样能让新员工在班组中快速成长
来源/作者:未知 发布时间:2014年08月08日 阅读次数:
 班组管理是企业的基层管理项目之一。远远看过去,那是一个忙碌的作业现场,十几个穿着崭新工作服的新员工在班长的关注下,尽力完成手中的工作,不时有人停下来,接受班长的指导。这个画面是佳能公司新员工的训练场景,他们在忙碌什么?近看才知道,新员工们竟然在搭积木,一个生产电子产品的企业,新员工入职训练竟然是在搭积木?询问班长后才搞明白,用双手搭积木是装配线上员工必须训练的入职科目,其目的是为了养成新员工双手操作的作业习惯。这位班长说:“员工在生活中形成的习惯往往不适应操作岗位的作业要领,必须设计必要的训练科目,让他们养成新的动作行为,这样才能上岗操作,成为合格的一线员工”。其实,像这样的训练科目有很多,企业一般会根据各个岗位的操作要求,设计适宜场景的道具完成新员工的5S培训和技能培训。
  而在规划新员工入职培训上,内资企业往往陷入了一个误区,过分强调新员工的知识、意识等内在的东西,认为员工理解了才能做到。其实,企业只需要新员工能够完成必要的操作,只要操作正确,员工们是否掌握了理论,是否具备意识并不重要。有理论、有意识、有激情是员工胜任基本操作后,进一步的职业素质要求。
  操作习惯和熟练度的训练是在班组中完成的,而班组长就是新员工的第一位职场教练。作为一线班组长,虽然没有能力改变员工流失率高这样的现实,但可以尽力做好分内的工作,即优化班组人文环境,让员工不愿意离开,并且要强化基础5S管理,建立一个不怕员工流失的训练模型。
  这个模型的建立,需要从三项基础工作做起:
  第一,建立作业标准化操作要领书
  一位机械手不慎将玻璃杯掉到地上摔碎了,管理者会认为,是机械手缺乏责任心、缺乏质量意识所导致的,进而提出要对机械手加强培训,杜绝此类异常的再次发生。但事实是,由于不同职能部门的管理者,都对工作现场下发各自的专业要求,所以员工在完成一件工作的时候,往往被告知要符合3-4份工作要求,可管理者却从未考虑过一线员工有没有能力把这些要求消化吸收,转变为一套合理的操作动作。既然问题存在,那么,为什么不能给员工唯一的文件,就像给机械手设定程序一样,规定好员工必须完成的操作动作,只要员工按照要领把动作做到位,就满足了所有相关的专业要求呢?
  因此,建立作业标准化操作要领书就显得尤为重要。操作要领要以操作者的动作顺序为主线编制,要将所有的工作要求都转化为操作动作呈现出来,员工不需要有什么理念、意识、知识、经验,只要动作对了,结果就是对的。值得注意的是,操作要领的呈现方式要简单明了,不要因为员工的学历、背景、语言习惯的不同而产生歧义,以图片甚至视频为主要载体才是最佳的手段。同时,操作要领书要依据一个范本来编制,这个范本就是经验丰富的老员工或者是班组长的操作动作,先把每一步动作都记录下来,再邀请工艺、安全、设备工程师去审核,看看有没有违背要求的地方,经过调整后操作要领书就可以推广使用了。
 班组管理加强新进员工培训 
 
        第二,重新设定新员工的工作内容
  新员工因其能力所限,只能完成标准化操作的部分,所以,岗位的工作内容应重新划分。标准岗只需完成标准化的操作,能力岗去完成需要经验、技能的工作。让能力岗脱离开简单重复性的操作,一个人辅助多个标准岗完成操作,这样才能最大限度降低对新员工的能力诉求,让新人快速胜任岗位。在现场操作中,可以把员工的行为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简单重复性高的动作,我们定义为标准化操作,例如取料、开关设备等;二是需要经验、技能、知识才能完成操作,例如调整参数、故障诊断等。
  第三,开发训练科目
  完成了建立操作要领书和岗位内容再设置,就具备了不依赖新员工能力、素质的管理机制设计。后边就需要设计一系列训练方法,让新员工快速掌握操作要领书的要求,进而形成操作习惯,在短时间内上岗操作。
  很多企业将新员工直接放在操作岗位上,让他们边干边学,这会带来严重的后果:一是安全不容易保证,二是企业要付出巨大的失败成本来训练员工,三是新人不容易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因此,必须在线外设计适宜的道具,来完成新人的训练。训练项目的选择和设计可以参考以下原则:
  (1)操作行为中,与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模式不同的必须训练。(2)操作中关键的动作必须训练。(3)训练现场最好与操作现场相类似。(4)可利用报废的设备外壳制作训练道具。(5)教练必须是新员工的班长。
  新员工通过训练后,并不意味着就完全胜任了岗位要求,班组长还要在实际工作中继续辅导,利用现场点滴教育的手段提高员工能力,运用防错技术进一步降低“无意识”错误的发生机率。这样,新员工就能够快速成为合格员工,成为核心骨干力量。
  员工高流失率的出现,是社会大环境带来的客观现实,作为班组长,很难靠个人的力量扭转这一趋势。我们所能做的是认清现实,寻找积极的应对策略,在别人抱怨、观望的时候勇于变革,领先一步,在职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新益为|精益管理视野鼓励原创行为,本文因转载众多无法找到原作者。如涉及版权,请联系电话023-67015863进行删除!

5S咨询 6S咨询 7S咨询 5S管理咨询 6S管理咨询
7S管理咨询 5S现场管理咨询 6S现场管理咨询 7S现场管理咨询 5S咨询公司
6S咨询公司 7S咨询公司 5S管理咨询公司 6S管理咨询公司 7S管理咨询公司
5S现场管理咨询公司 6S现场管理咨询公司 7S现场管理咨询公司 5S培训 6S培训
7S培训 5S管理培训 6S管理培训 7S管理培训 5S现场管理培训
6S现场管理培训 7S现场管理培训 5S培训公司 6S培训公司 7S培训公司
5S管理培训公司 6S管理培训公司 7S管理培训公司 5S现场管理培训公司 6S现场管理培训公司
  • 张老师
  • 王老师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