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问题及措施
来源/作者:互联网 发布时间:2012年09月29日 阅读次数:次
设备的安全管理特别重要,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比较重视这个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特种设备安全工作,从1955年起,我国就对特种设备实行安全监督管理,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法规、规章。2003年,国务院又正式颁布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以进一步推动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有序开展,确保特种设备安全运行,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然而,在现实生产、生活中,仍有不少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或业主不认真履行安全义务,不严格遵守《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及其他法规、规章,导致特种设备安全问题依然存在。
(一)特种设备非法安装、非法使用问题突出。
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应当向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目前我区特种设备非法安装的现象仍然存在,少数单位的特种设备在未办理使用登记证和未履行报检手续的情况下,非法安装、非法使用。一些起重机安装公司未向特种设备监管部门办理使用登记证,建筑工地自制升降机等都给特种设备安全带来隐患。
(二)特种设备未定期检验、检测。
国家对特种设备使用实行强制检验和定期检验制度,特种设备的安装、改造、重大维修过程,必须经检验检测机构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监督检验。同时,不同的特种设备有不同的检验周期,如锅炉每年要检验一次;电梯每年检验一次。但是仍有少数单位,在特种设备检验期限届满后,不向质监部门申请检验、检测,继续使用,导致一些特种设备“带病运行”,增加安全隐患,严重威胁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三)特种设备无定期维护。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经常性日常维护,并定期自行检查。但实际上是:一些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意识薄弱,未定期对特种设备进行检验和记录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
(四)作业人员无证上岗。
特种设备的管理、操作技术要求高,因此,《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特种设备的作业人员及其相关管理人员,应当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培训、考核合格,取得证书后,方可从事相应的特种设备作业或者管理工作。
二、应对措施
(一)加大舆论宣传力度,营造特种设备依法使用、管理新氛围。
各级政府领导要重视特种设备安全工作,支持新闻媒体对特种设备安全的舆论宣传,加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法规宣传力度,提高使用单位或个人乃至全社会公民的法律责任意识、质量安全意识、安全发展意识,营造一个依法使用特种设备安全,非法使用特种设备危险的舆论氛围,把好特种设备使用安全关,督进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自觉主动地依法购买、制造、安装、使用、维修、改造、检验特种设备,做到设备使用登记有使用证,作业人员持证操作有上岗证,定期检验、安全使用,在特种设备使用的源头上治本把关,确保特种设备安全运行。使设备使用单位负责人、安全管理、作业人员,做到知法、懂法、守法,自觉接受监管,依法安全使用。
(二)加大监管、检测力度,确保特种设备长期安全运行。
建立监察机关与基层监察机构联网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专网,完善特种设备动态监管系统,基层监管部门要建立和完善特种设备监管单位档案一览表、监管台账等。搞好“三个确认”,即确认特种设备数量和安全状况、确认企业作业人员的数量和持证情况、确认设备使用单位制度建立和实施情况,做到全区特种设备底数清、情况明、数据新,保证安全,提高工效。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共同监管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通过聘请监督管理安全员、信息员、协管员等,协助安全监察和检验机构及时发现、排除违法违规现象及各种事故隐患。检验机构在强调企业主动报检的同时,按照区域覆盖的原则严把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过程中安全质量关,严把设备投入使用后的安全性能关,为设备安全使用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撑。对存在问题的企业要下达《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书》限期责令整改。做到依法监管、科学检测、记录真实。同时保证检验报告的科学性、公正性、权威性,杜绝因检验把关不严而导致的责任事故。
(三)重视特种设备日常维护,确保特种设备长效安全运行。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对所有特种设备都应明确责任人,建立运行日志、维护保养和检查制度,并认真做好记录。规定特种设备操作人员每天作业前应对特种设备及其作业环境进行检查,作业中要进行监护,作业后应按规程停用,并检查确认。对特种设备进行定期保养性检查,确保安全保护装置、吊具、索具等重要部件完好。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还应制定特种设备每日检查、每月检查和年度检查计划,并记录其日常运行状况。确保特种设备在使用时能够及时发现问题,消除安全隐患,促使特种设备长效安全运行。
(四)加强安全教育和专业知识培训,形成特种设备安全使用新环境。
通过加强对企业安全管理、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专业知识培训、考核,使其了解特种设备的范围、特性及国家对这类设备使用的规定要求,提高对特种设备危险性的认识,克服麻痹侥幸心理。使用单位一把手要切实履行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严格落实管理机构、落实责任人员、落实规章制度,将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纳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确保人人按照安全规程操作、按照法律和政策办事,做到管理到位、制度上墙、责任到人、依法操作。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还必须开展对各级、各类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每年制定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计划,并加以实施。利用多媒体教学、开展特种设备操作大比武、特种设备知识问答等多种形式以提高起重机械操作人员操作技能和理论水平。使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明确责任,特种设备操作人员专业知识过硬,提高设备使用登记率、持证上岗率和定期检验率。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新益为|精益管理视野鼓励原创行为,本文因转载众多无法找到原作者。如涉及版权,请联系电话023-67015863进行删除!
一、存在的问题
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特种设备安全工作,从1955年起,我国就对特种设备实行安全监督管理,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法规、规章。2003年,国务院又正式颁布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以进一步推动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有序开展,确保特种设备安全运行,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然而,在现实生产、生活中,仍有不少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或业主不认真履行安全义务,不严格遵守《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及其他法规、规章,导致特种设备安全问题依然存在。
(一)特种设备非法安装、非法使用问题突出。
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应当向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目前我区特种设备非法安装的现象仍然存在,少数单位的特种设备在未办理使用登记证和未履行报检手续的情况下,非法安装、非法使用。一些起重机安装公司未向特种设备监管部门办理使用登记证,建筑工地自制升降机等都给特种设备安全带来隐患。
(二)特种设备未定期检验、检测。
国家对特种设备使用实行强制检验和定期检验制度,特种设备的安装、改造、重大维修过程,必须经检验检测机构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监督检验。同时,不同的特种设备有不同的检验周期,如锅炉每年要检验一次;电梯每年检验一次。但是仍有少数单位,在特种设备检验期限届满后,不向质监部门申请检验、检测,继续使用,导致一些特种设备“带病运行”,增加安全隐患,严重威胁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三)特种设备无定期维护。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经常性日常维护,并定期自行检查。但实际上是:一些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意识薄弱,未定期对特种设备进行检验和记录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
(四)作业人员无证上岗。
特种设备的管理、操作技术要求高,因此,《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特种设备的作业人员及其相关管理人员,应当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培训、考核合格,取得证书后,方可从事相应的特种设备作业或者管理工作。
二、应对措施
(一)加大舆论宣传力度,营造特种设备依法使用、管理新氛围。
各级政府领导要重视特种设备安全工作,支持新闻媒体对特种设备安全的舆论宣传,加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法规宣传力度,提高使用单位或个人乃至全社会公民的法律责任意识、质量安全意识、安全发展意识,营造一个依法使用特种设备安全,非法使用特种设备危险的舆论氛围,把好特种设备使用安全关,督进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自觉主动地依法购买、制造、安装、使用、维修、改造、检验特种设备,做到设备使用登记有使用证,作业人员持证操作有上岗证,定期检验、安全使用,在特种设备使用的源头上治本把关,确保特种设备安全运行。使设备使用单位负责人、安全管理、作业人员,做到知法、懂法、守法,自觉接受监管,依法安全使用。
(二)加大监管、检测力度,确保特种设备长期安全运行。
建立监察机关与基层监察机构联网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专网,完善特种设备动态监管系统,基层监管部门要建立和完善特种设备监管单位档案一览表、监管台账等。搞好“三个确认”,即确认特种设备数量和安全状况、确认企业作业人员的数量和持证情况、确认设备使用单位制度建立和实施情况,做到全区特种设备底数清、情况明、数据新,保证安全,提高工效。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共同监管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通过聘请监督管理安全员、信息员、协管员等,协助安全监察和检验机构及时发现、排除违法违规现象及各种事故隐患。检验机构在强调企业主动报检的同时,按照区域覆盖的原则严把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过程中安全质量关,严把设备投入使用后的安全性能关,为设备安全使用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撑。对存在问题的企业要下达《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书》限期责令整改。做到依法监管、科学检测、记录真实。同时保证检验报告的科学性、公正性、权威性,杜绝因检验把关不严而导致的责任事故。
(三)重视特种设备日常维护,确保特种设备长效安全运行。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对所有特种设备都应明确责任人,建立运行日志、维护保养和检查制度,并认真做好记录。规定特种设备操作人员每天作业前应对特种设备及其作业环境进行检查,作业中要进行监护,作业后应按规程停用,并检查确认。对特种设备进行定期保养性检查,确保安全保护装置、吊具、索具等重要部件完好。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还应制定特种设备每日检查、每月检查和年度检查计划,并记录其日常运行状况。确保特种设备在使用时能够及时发现问题,消除安全隐患,促使特种设备长效安全运行。
(四)加强安全教育和专业知识培训,形成特种设备安全使用新环境。
通过加强对企业安全管理、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专业知识培训、考核,使其了解特种设备的范围、特性及国家对这类设备使用的规定要求,提高对特种设备危险性的认识,克服麻痹侥幸心理。使用单位一把手要切实履行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严格落实管理机构、落实责任人员、落实规章制度,将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纳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确保人人按照安全规程操作、按照法律和政策办事,做到管理到位、制度上墙、责任到人、依法操作。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还必须开展对各级、各类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每年制定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计划,并加以实施。利用多媒体教学、开展特种设备操作大比武、特种设备知识问答等多种形式以提高起重机械操作人员操作技能和理论水平。使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明确责任,特种设备操作人员专业知识过硬,提高设备使用登记率、持证上岗率和定期检验率。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新益为|精益管理视野鼓励原创行为,本文因转载众多无法找到原作者。如涉及版权,请联系电话023-67015863进行删除!